高考历史教学建议“三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教学建议“三章”

高考历史教学建议“三章” 一、繁复背后寻真章 (一)2009-2011年全国Ⅱ卷变化轨迹 直接考查知识的试题越来越少,选择题逐渐发展为基本以材料情景呈现。 2009年以来主观题材料结构变化情况 2009年以来文史常识题分布情况 考查视角 注意体现新课改主张,新史观与新成果逐渐渗透。 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深深地渗透到试题之中,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不同程度地出现在试题之中。 试题难度 中等难度试题逐渐增多,难度较低和较大的试题有所减少。 学科渗透 与地理、政治综合程度日渐加深 (二)2009-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Ⅱ卷)考查指向分析 2009-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Ⅱ卷)考查指向分析表 历史高考试题让人眼花缭乱,但从本质上讲,无非侧重三个指向: 一是历史基础知识; 二是材料推导能力; 三是时代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二、脚踏实地做文章 (一)做好知识掌握的文章 杨宁一: 知识是任何一个学科学习的基础,历史教育也概莫能外,不能因为强调能力的培养就忽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没有了知识,所谓的能力培养就成为空中楼阁。历史学中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基本史实而不是结论。 重庆市历史高考命题组组长: 要特别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要掌握好素质教育、培养能力与记忆能力的关系。博闻强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死记硬背诚然不对,但缺乏了基础的记忆,能力焉能得到提高?基本的史实都没有记住,谈何历史素养?一定要给学生强调,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能力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历史素养。 历史知识掌握:“全、准、实、新”: 全:一是全面把握考纲规定的知识点,包括教材中的表格、插图、地图、资料、注释等都不能忽略;二是复习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注意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关注。 准:即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 实:即注重实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和过手。 新:即引导学生以新的史观认识历史知识,并形成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文史常识题:一是加强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基本历史概念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概念的挖掘和解释,如人物称谓、文献体例、官职职能等,二是对一些能与教学内容相将联系的文史常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地理名词、传统节日、风俗礼仪等。 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举例: 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3. 动物的卵:鱼~。蚕~。 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棋~儿。 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 14. 姓。 风俗礼仪举例: 古人对“死”的讳称: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文史知识集锦” 邓夏生历史工作室 (二)做好材料推导的文章 杨宁一:从史料出发是历史学的重要特征,史料的运用应该成为历史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是提高对史料的重视,明确观点结论均来源于史料;其次是能够解读各种不同的史料;第三是将史料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加以理解,得出新的认识和观点。正确运用史料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不仅仅是一般历史教育的问题,而且是培养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的国民素质的问题。 1.了解高考试题中材料推导的重点要求 2009年: 37.(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8分) 39.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4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12分) 2011年: 3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