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论文:注重习题讲评,提高复习效果.doc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论文:注重习题讲评,提高复习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交流论文:注重习题讲评,提高复习效果

注重习题讲评,提高复习效果 化学习题讲评在初三化学总复习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讲评课是提高化学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结合本人多年来的初三教学实践,我认为习题课讲评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薄弱点 我在批改试卷时,每次都在错题集上做好详细记录。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学生的试卷加以分析,找出学生共性的薄弱环节。这样做使得讲课具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提高了45分钟的效率。 二、抓住“双基”、紧扣课本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始终是一份试卷的核心,老师对试题中涉及到的“双基”内容,要指明其在书本中的位置,更要指出其在中考中的权重,同时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尽量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简略化、牢固化,切忌就题论题。 三、讲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和前提。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是由于审题不清造成的,对题目中的起限制作用的条件和一些隐含条件,没有引起重视,也就是说:连题目还没看清,即答题,这样把易得的分数“随便”地丢掉了。 例: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气体单质为( ) A、木炭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氢气 这道题不少同学错选了B,他们只注意到可燃性,还原性的气体,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条件“单质”。综合所有条件应选D。教师在讲评时,要求学生在答题之前必须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解要求等全面内容,逐字看清楚方可作答,对于有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同中求异”,挖掘题目中的所有内涵。 四、讲思路 做题要抓住突破口,这样做易找到正确答案,且能节省时间。讲评时,一定要把思路讲清爽了。教师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这样想。如何才能准确,快捷地找到答案。 例: B↓(不溶于稀HNO3) 无色溶液 Na2SO4溶液 A ————→ 过滤 D↓ FeCl3溶液 红褐色 无色滤液C ————→ 过滤 E 无色溶液 推断:A、B、C、D、E是何物质。 这道题分析时可抓住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B作为突破口,在已学知识中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只可能是AgCl和BaSO4,而B这种物质是由溶液A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的,故B只能是BaSO4沉淀,则溶液A中必定含有Ba2+,又由红褐色沉淀D作为突破口,符合条件的D沉淀只有Fe(OH)3,故滤液C中含有OH—,另外不难推断滤液C中含有Na+,即可得C为NaOH溶液。C中的OH—追根求源只能来源于A溶液,故A为Ba(OH)2溶液。抓住了B、D沉淀作突破口,结合复分解反应的知识,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讲规律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将类似的习题或有关联的知识总结归纳,得出规律。 例如:等质量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稀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看的比值,比值越小,生成H2的质量越多,掌握了这个规律则对于习题:等质量的Na,Mg,Al,Fe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生成H2最多的为( )。 A、Na B、Mg C、Al D、Fe 我们通过比较的大小,将会很快得出答案C。 又如,关于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左物右码”颠倒了,求物体的实际质量为多少?这类习题教师讲评时应抓住:托盘天平属于等臂杠杆,遵循杠杆原理,平衡时,左盘质量等于右盘质量加游码的读数,抓住这一公式,那么不论物体、砝码是否放颠倒,学生均能很快得出经验式:(1)“左物右码时”,物体质量(左盘)=砝码质量(右盘)+游码读数;(2)“左码右物”时,砝码质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游码读数,进一步得出: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掌握了这一规律,对于习题:用托盘天平称固体药品,如果砝码与被称量物的位置放颠倒,当加砝码5克,游码移至刻度尺0.4克处时,达到平衡,则称量物实际质量是( )。 A、5.6克 B、4.8克 C、5.4 D、4.6 学生将会很快得出结论:物质质量=5克-0.4克=4.6克。故选D。 六、讲技巧 大多数化学试题的解答都有技巧可循,常用的方法有守恒法、差量法、特殊值法,代入法等。教师应结合讲评的试题作重点介绍,以提高解题的效率,节省时间。如:已知反应,2O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