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末端的部落
展览名称:世界末端的部落――刘志成摄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08年9月17日至9月26日
“辛巴”在辛巴族的土语里意为“住在河岸边的人”。
辛巴是非洲为数不多的民族,他们大多分布在纳米比亚西北部与安哥拉交界的库内内河流域。据少得可怜的资料介绍,今天的辛巴人数还不足两万。
辛巴人是一个以部落为主体结构的原始社会族群,他们至今还保持着自己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祖先崇拜是维系辛巴民族的精神核心,家族制度是辛巴社会的制度保障。一个家族结成一个部落,一个村子基本就是一户人家。家族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扎根于土地之中。
辛巴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历经战乱不断迁徒的历史,在非常有限的后来者的调查与整理之中得以保留。
辛巴人祖祖辈辈过着半游牧的生活,家庭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
辛巴男人在家庭中拥有绝对地位,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则是生儿育女。辛巴女人长年用一种红色的矿物颜料合着牛油,从头到脚全身涂抹,她们说一是为了防蚊虫,二是为了保护皮肤。红色,使辛巴女人格外耀眼。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多数的辛巴人基本处变不变,自在从容安详,一如既往地过着与祖辈同样的生活。而少数上了学的辛巴孩子们的生活,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2008年9月17日,“世界末端的部落――刘志成摄影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6号厅开幕。此次展出的80幅作品,除风光、生活场景外,大部分为人像作品,单纯的表情,朴素的身姿,摄影家刘志成以平行的视角关照这片神秘土地上鲜为人知的辛巴人。
从2006年起,刘志成先后3次走进纳米比亚奥普沃地区的辛巴村落进行拍摄。他被充满原始生命活力的辛巴人震撼,努力地记录着辛巴人的生活片断与瞬间,诚恳地呈现辛巴族群与当代社会的差异。作者在筹办展览的时候,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我每一次去非洲之前都会彻夜不眠。辛巴人的生活与我们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与我们也是截然不同的。当我系统地整理在辛巴部落拍摄的这些照片时,有一天,突然间仿佛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到过非洲那么多的地方,却会在这里停留下来,我需要在一种巨大的生活落差中,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不是合理。与此同时,让自己紧张而忙碌的状态有一个透气的机会与空间。”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对刘志成的拍摄活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作为一个中国人,运用摄影的方法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非洲的某一部落,使人们关注多元化的人类社会生活,关注非洲这片充满梦幻的土地,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类学研究层次上的拍摄。
摄影评论家李媚认为,刘志成的“辛巴人”给我们带来视觉和生活形态的刺激,让我们惊讶之余,令我们反思。记录一个民族现状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无论是对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民族。
在摄影的众多门类里,人物肖像摄影是一个非常难以驾驭和拿捏的种类。摄影家王征认为:刘志成先生拍摄的纳米比亚奥普沃红泥族部落人物肖像,应该说比较优秀地体现了作为人物肖像摄影的众多要素。特别是他作为作者与被拍者间的那种平行的视角,传递着他对那方土地的认同与尊重。他所拍摄的每一张面孔,都是那么的从容、自信、鲜活而庄严。当然刘志成先生不仅仅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肖像,还有许多红泥族部落生活细节,这对我们了解不同文化下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提供了难得的视觉样本。
摄影家黄文在观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红泥族部落那些大大小小的人像照片,如此近距离地展现于观众面前,让我们想起人类孩童时期的天真无邪,使我们得以复原我们祖先或许经历过的原始生存状态。尽管这种人像摄影不是叙事式的,但镜头中每一张面孔背后分明隐藏着或悠远或新鲜的故事,令我们对这个原始部落的基本生活元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跟随这些照片,我们走进非洲,接近这些满身满头涂满红泥的人,试图探究他们的生活秘密。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汝阳赏石名家.doc
- 汝窑与汝瓷艺术.doc
- 汝窑之说――天青色等烟云.doc
- 儒家精神关照下的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doc
- 阮元与《积古图》.doc
- 软玉的种类及鉴别.doc
- 瑞典育瑞森翰姆远东艺术博物馆.doc
- 润含春泽 干裂秋风.doc
- 瑞德的心理救赎.doc
- 润例高手的故事.doc
- 宜家家居零售场景中智能家居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docx
- 2025年社区服务智能化应用案例报告.docx
- 2025年设备维护知识库建设运维报告.docx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跨境供应链金融确权中应用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平台AI客服系统营销推广能力报告.docx
- 低空飞行器电池热管理技术2025年创新产品与应用案例报告.docx
- 2025年低空经济网络安全风险预警与防范体系构建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卷尺采购高精度场景在石油化工应用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