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势雄意健 老辣生新
张岳崧《南安书院碑记》碑刻原稿册页,字芯纵23.2厘米、横15.3厘米。楠木封皮,纸本24开。每开方格内书24字,全册共568字。木封陈旧,包浆厚重,面左行书“南安书院碑记”6字,虽磨损较重,但依稀可辨,唯钤印已不可识。册页内麻纸为芯。册页后缀“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提督陕甘学政、琼州张岳崧撰并书丹篆额”。惜无张岳崧本人钤印。全册另钤有8枚收藏印,首开押角依次钤“则赵收藏”“唐氏”“王献生印”3方;第二开空白处钤“唐普善印”“则赵”2印;最后一开末尾钤“养晦堂”“则赵收藏之印”“则赵珍藏”3印。
此册页气韵古朴,包浆自然,书法精到,品相完好,是清道光年间张岳崧为南安书院建成而撰写的碑记,也是模刻上石的底稿。历经200多年,弥足珍贵。
张岳崧其人其书
张岳崧(1773~1842年),海南定安人,字子骏、瀚山,号觉庵、指山,清代名臣,文学家、书画家,清中期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与郭尚先、陈昌齐齐名。自幼聪慧,《定安县志》记其“幼颖悟,初学为文,辄汪洋恣肆,迥不犹就。年十五应县试,邑令杨公奇其文,面试之,更数题皆爰笔就,极为叹赏”。清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年)嘉庆五旬恩科殿试一甲第三名及第,成为海南明清两代唯一的探花。历任国史馆协修官、会试同考官、文颖馆纂修官、武英殿纂修、教习庶吉士、四川乡试正考官、陕甘学政、文渊校理、翰林院侍讲、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湖北布政使、两浙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护理巡抚等职。
张岳崧博学多才,史称“学问淹通醇粹”“诗赋宗汉魏而出入唐宋诸家”。有《公读偶存》《筠心堂文集》《筠心堂诗集》《运河北行记》《训士录》和晚年同明谊合编的《琼州府志》等传世,被学术界誉为明清海南四大才子(丘浚、海瑞、王佐、张岳崧)之一。
张岳崧是清中期岭南书坛大家,与同时代的冯敏昌、黎简、吴荣光雁列并行。张维屏《艺谈录》、张庚《国朝画征录》,将其列为广东四大书法家之一。《翰山公崇祀乡贤实录》称其“书法得晋唐诸家奥秘,临仿各造精妙,片楮只字,人争宝之”,被誉为海南四绝中的“书绝”。
张岳崧的书法早年学欧、柳,中年有赵书习气,晚岁转向颜、米,总起来说,仍属“二王”帖学一路。陈永正《岭南书法史》称张氏书法“势雄意健,书中有一股刚直雄奇的气概”。还对张氏的另一件佳作《草书七十自寿轴》作了“老辣生新,意在有无之间,已臻浑化的高境”的评价。他的楷书清劲峭拔,兼有颜柳之长,但局限于实用,主要是应付科举。这件《南安书院碑记》原稿册页就是具体反映。他的行草书浸淫于二王颜苏米董几家,最具个人面目。张氏还善长榜书,定安县博物馆藏有其书写的多块匾额,字径盈尺,笔力劲挺,深得颜鲁公之妙。
南安书院及《南安书院碑记》
清道光四年(1824年)张岳崧提督陕甘学政,曾捐俸修复汉中之涅中书院、巩昌之南安书院、绥德之雕山书院等。邓洪波等编辑的《中国古代书院资料》中记载:巩昌南安书院建成于道光五年。巩昌,即现在的甘肃省陇西市,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设巩昌府,曾经是甘肃西部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教中心。南安书院即现在的陇西师范学院的前身。
册页开篇记述:“巩,赢秦故壤也。祖龙置郡陇右,汉季易南安,割据沿革,代不胜纪。关陇巴蜀,背拊吭扼焉。”其中“祖龙”指秦始皇。文中写道:“国家远抚长驭,百有余年。桴鼓稀声,?m(méng)用敉(mǐ)辑。道光四年,使者持节视学,既下车,集髦士语以礼让之风,义利之辨,高明庳(bì)琐……”清道光四年,张岳崧出任陕甘学政,助学兴教,兴办书院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确定《南安书院碑记》写成时间之证据。
“拾级又百十武,有楼翼焉,屋三楹为文昌阁,旁罗斗室十余区,北俯雉堞,城宇鳞次,渭流清洌,首阳鸟鼠,远迩环列……此地幽峻,远胜?X?_,加以葺治,植之嘉蔚。僧寮梵室,成资栖止。肄弦诵之音,则恭让生焉;居之清旷,近利之习泯焉……”可见南安书院内部布局与外部幽然静宓之貌,以及他对书院之期望。
综观全篇,可谓一篇关于书院建制沿革的上佳文作。短短五百余字,就将书院的建制沿革、内部结构、外部环境,以及兴办书院之必要和书院办成后的前景展望,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语言精练,琅琅上口,不仅再现了张岳崧满腹经纶的文人风采,同时也折射出他乐善好施、为官勤廉的高尚品德。
真伪考辨及价值评估
这件藏品来自民间,除其材质、笔墨、包浆、风骨足确认真迹外,另外还有3点值得一提:
其一,落款“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提督陕甘学政、琼州张岳崧撰并书丹篆额”,说明《南安书院碑记》的碑文都是由张岳崧亲自撰写和书丹的,是碑刻的原始手稿。
其二,有碑稿就应该有碑,经多方查证原来确有此碑,但已不知去向,估计已经流失或损毁。不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