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ppt课件 高中地理 新人教版 必修1.ppt

1.3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ppt课件 高中地理 新人教版 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确定房屋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 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 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日影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日影长度与太阳照射 角度成反相关系。 【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正午太阳 高度越小,则日影越长。 气候特征 *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空间变化 时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同时不同地) (同地不同时)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内极夜 赤道 昼夜相等 夏至日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相等 春秋分日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内极昼 赤道 昼夜相等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冬至日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相等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太 阳 光 ∠1 ∠2 ∠3 太阳光线 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 纬度互余 2×23°26′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昼最长,夜最短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P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短 夜渐长 昼渐长 夜渐短 昼渐短 夜渐长 昼夜等长 昼最长 夜最短 昼夜等长 昼最短 夜最长 昼〉夜,有极昼 昼〈夜,有极夜 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A、植树节: B、劳动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增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昼夜时间 差的变化 随纬度的变化: 纬度越高昼夜时差越大 随时间的变化: 冬至、夏至差最大 春秋分差最小 (除春秋分外) (除赤道外)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 A 9.10 B 10.1 C 6.1 D 1.1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A 海口 B 温州 C 杭州 D 北京 太阳高度角 什么是太阳高度? ● F H 太阳高度角实际上就是太阳光线与照射点切线的交角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什么是太阳高度? 北半球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最大为90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空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同时不同地)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同地不同时)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达最小值 0° 23°26′N 23°26′S 66°34′N 66°34′S 90°′N 90°′S A B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①就某地而言,时间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如:春秋分,时间不同,但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②不同两地,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如:若两地以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