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改善地球环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科技改善地球环境

用科技改善地球环境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天气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正当人们在寻找防治雾霾的良方时,中科院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加拿大Eco-Logic Systems Inc.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攻关,研发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与污染源追踪同化系统软件。这是一个具有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功能以及大气化学成分分析功能的系统软件,不仅能精准预报分辨率达1公里、小时步长未来7天空气质量状况,而且能诊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等国家要求监测的6种大气污染物污染来源和二次大气化学反应对大气灰霾的贡献率,为政府治理大气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也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参考。?   提到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预警系统,不得不了解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陈报章。陈报章研发团队还研发并维护一个能够预报未来一周全国空气质量的模型系统,实时发布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以上城市的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预报结果。?   砺炼铸就成功?   1981年,陈报章考取李四光任第一任院长的长春地质学院,4年的学习锻炼不仅丰富了陈报章的学识,而且在李四光精神的浸染下,勇于吃苦耐劳深深植根于心。1985年,陈报章凭借扎实的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被同济大学录取,开启了他的研究生涯。8年的历练使他由“素材型”人才转型为专业人才,他采用植硅体分析技术,发现了河南舞阳贾湖8000年前人工栽培梗稻。这一发现比之前学术界公认的浙江河姆渡最早人类栽培稻提前了1000余年,并把稻作起源地向北推进了一个维度,同时他也因此对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9年他获得中国矿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凭着对事业的更高追求他决定到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学习。  2000年,陈报章来到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太平洋地球科学研究中心。他最初的想法是“研究北美洲的农业起源、环境考古”,在研究中他发现玉米起源于中美洲,是北美历史中唯一记载完整的农作物,但单一的研究对象和简短的农耕历史并不是开展农业起源和环境考古研究的理想之地。放弃?开弓哪有回头箭。在学生时养成的坚毅、不服输的性格让他选择了挑战“恐惧”。在探索中他发现北美洲复杂的气候环境不仅对农作物,而且对整個生态环境都有影响,他从古生态学开始,一步步走向全球变化生态学,一路走来,视野的转变令他走上了一条从未触及的崭新的探索之路。?   近几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其中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的陈报章正与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研究热点不谋而合。从碳循环与下垫面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上开始,他构建一个基于遥感资料的陆面过程模型,耦合陆面生态过程与大气传输过程,从不同的植被类型变化、植被生长状况变化、地表能量水分平衡变化等多个层面研究陆表碳交换及其在大气循环中的运移规律,基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反演陆表碳交换量。他直接参与了北美高塔和通量网的建设、TRANSCOM大气反演与北美碳同化系统的研发工作,作为骨干成员他参与完成了加拿大NSERC、CFCAS资助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xx年受聘为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地理地质系教授。?   破釜沉舟的选择?   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让陈报章收获了硕果。在加拿大昆特兰理工大学的课堂上有他传授知识的身影,在他独立的实验室内他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让他赢得了来自多方的赞誉,进入了当地主流社会。在别人眼里他是一名成功的学者,然而成功的背后总伴着淡淡的乡愁,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参与国家的科技发展,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事”成为他心中最强音。在加拿大一所大学工作的妻子首先反对,回国不是一句话,这意味着放弃10多年的所有努力,一切又将从头开始,面对妻子的反对,陈报章陷入两难的境地。一边是祖国的爱,一边是家庭的情,哪一边他都无法割舍,这让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妻子终于坚持不住,主动提出回国。2016年的一天,陈报章把车子锁进车库,匆忙请朋友临时照看房子,就悄然回到了祖国,因为他怕稍有迟疑会被各种原由说服而改变主意。?   陈报章是幸运的,2016年中科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陈报章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专项是首期启动4个A类专项中的一个,加之中科院开放的研究平台和宽松的科研环境,令带着研究想法回国的陈报章更加信心百倍。他迅速组建了以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并全身心投入模型算法测试、实验验证等核心研究工作中,一天工作17个小时,对他来说是常态。在中国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承受巨大减排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他清楚“碳循环”研究关乎国家利益。如何施展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长项,尽快研究出与国际同步的“碳”同化监测系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