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教育的思考钟晓河-富顺北湖试验学校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1、习惯的养成教育 案例4: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 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 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牛应声而动。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 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1998年1月18日至2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会议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回原处,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 ??? ??? “东西放整齐”——给一生带来高效率,一切用品放置井然有序,想找一本书,想找一个用品随手拿来,不浪费一秒钟,效率自然是高的。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案例5: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这是多么宽阔的胸怀呀!人际关系肯定好。 “做错了事表示歉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改之,并向受害者表示歉意,真诚实在,这样处事的态度谁还会因为你的一点过失而不依不饶呢? 午饭后要休息,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决定了他生活规律、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1、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具有后天性、稳固性、可变性三大特点。习惯形成性格。 是一种定型性的行为,是养成教育的结果。 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一种需要,不做不自然,是不需要别人提醒的自觉性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1)什么是习惯 (2)十四个学习习惯 (1)读的习惯(见识) (2)记忆的习惯(积累) (3)写的习惯(思考) (4)演讲的习惯(交流) (5)预习的习惯(准备) (6)质疑的习惯(求真) (7)观察的习惯(发现)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8)适应老师的习惯(生存) (9)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务实) (2)十四个学习习惯 (10)自己留作业的习惯(完善) (11)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反思) (12)制定计划的习惯(缜密) (13)出考试题的习惯(重点) (14)筛选资料的习惯(效率)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培养孩子习惯应该集中在三大块,即:做人、做事和学习。而每一大块又列出了四个指标: 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 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 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3)习惯的培养过程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3)习惯的培养过程 三、教育内容与教育实践 (3)习惯的培养过程: 第一个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在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如老师在场就遵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遵守纪律。 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这时不但需要自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PPT
- 垂直B2C竞争日趋加剧-艾瑞网.PPT
- 城公共中心规划与设计原理课件4.PPT
- 城建筑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山东暖通空调网.PDF
- 城地理学教学大纲.DOC
- 城轨道交通BIM应用系列标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策略研究.PDF
- 城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防护系统软件设计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防护系统.PDF
- 城轨道交通公共与运营安全-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PDF
- 城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改进Logit模型及方法林湛-中国铁道学会.PDF
- 城轨道交通数字化管理技术方案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