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亲属性别与文化KinshipGenderandCulture.DOCVIP

课程名称亲属性别与文化KinshipGenderandCulture.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亲属性别与文化KinshipGenderandCulture

南島文化研究所課程名稱:親屬、性別與文化 Kinship, Gender and Culture 一、課程目標 本課程從人類學跨文化研究的視角,來探討親屬與性別如何成為人類學者瞭解各地社會與文化的重要切入點。從親屬與性別的密切相關,以及兩者與其他議題之間的連結,包括人觀、工作、國家、展演、科技和全球化,觀看人類學理論的發展如何引導我們對於各地親屬與性別現象的掌握,同時地方社會和文化的特性與政經條件又如何反過來檢討與修正深受西方知識論傳統所影響的人類學理論。透過跨文化與歷史脈絡中的親屬與性別的多元性,培養同學認識和周圍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親屬與性別議題的複雜性,體認自身社會文化中許多「自然而然」的現象其實是社會文化與歷史的產物。也讓同學瞭解從親屬與性別觀念切入,如何幫助我們掌握更為整體的社會文化意涵,以及觀察當代國家形成、科技發展、與全球化過程在世界各地產生的不同反應。 二、上課方式與要求 課程進行以教師的講授以及同學的報告和討論並重。修課同學需閱讀每週的必讀文獻,且於上課前繳交讀書筆記(針對閱讀文獻進行評論和列舉討論問題),此佔學期總成績的30%,同學輪流報告每週的讀物且積極參與討論,此佔總成績的30%。期末修課同學就自身興趣選取相關議題撰寫八千至一萬字左右的研究報告,此佔總成績的40%,授課教師將對同學的期末報告的議題適切性和參考文獻提供建議。 三、評分方式 每週的讀書筆記30% 2. 課堂報告與討論30% 3. 期末報告40% 四、參考用書 Stone, Linda 2010 Kinship and Gender: an Introduc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Carsten, Janet 2004 After Kinshi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nklin, Sarah and Susan McKinnon (eds.) 2001 Relative Values: Reconfiguring Kinship Studi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Pasternak, Burton, Carol R. Ember, and Melvin Ember 1997 Sex, Gender, and Kinship: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Holy, Ladislav 1996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Kinship. London: Pluto Press. Moore, Henrietta L. 1988 Feminism and Anthropolog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ollier, Jane and Sylvia J. Yanagisako (eds.) 1987 Gender and Kinship: Essays toward a Unified Analysi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Cormack, Carol and Marilyn Strathern (eds.) 1980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aldo, Michelle Zimbalist and Louise Lamphere (eds.) 1974 Women, Culture and Socie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課程介紹 第二週:人類學親屬研究概論 必讀書目 黃應貴 2008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第五章。 Carsten, Janet 2004 Introduction: After Kinship? In After Kinship. Pp.1-3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書目 Franklin, Sarah and Susan McKinnon 2001 Introduction: Relative Values: Reconfiguring Kinship Studies. In Relative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