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担子菌
六、 担子菌亚门真菌(Basidiomycotina) 胆子果的发育类型有三种: 裸果型:子实层始终裸露,如非褶菌目真菌。 被果型:子实层始终包裹在子实体内,如马勃。 半被果型:子实层最初包被,成熟露出,如伞菌。 有些担子菌不产生担子果,如锈菌、黑粉菌。 分纲根据:担子果的有无及发育类型。 锈菌纲(Uredinomycetes):无担子果 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无担子果 层菌纲(Hymenomycetes):有担子果,裸果型或半被果型。 腹菌纲(Gasteromycetes):有担子果,裸果型。 ▲许多锈菌具有明显的多型现象,如禾柄锈菌形成5种孢子,分别用0(性孢子)、Ⅰ(锈孢子)、Ⅱ(夏孢子)、Ⅲ(冬孢子)、Ⅳ(担孢子)表示,生活史为全锈型;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不产生夏孢子,即0、Ⅰ、Ⅲ、Ⅳ,生活史为半锈型。 2、锈菌的分类 3、重要类群 (1)单胞锈菌属(Uromyces) 冬孢子单胞,有柄,顶壁较厚,顶端有一个发芽孔,光滑或有乳头状突起。夏孢子单细胞,有刺或瘤状突起。瘤顶单胞锈菌(U.appendiculatus),引起菜豆锈病。 冬孢子双胞,有柄,光滑或有瘤,每个细胞都有发芽孔。夏孢子单胞。引起小麦条锈(P. striiformis)、叶锈(P. recondite f.sp tritici)、秆锈病(P. graminis f.sp tritici)等。 (3)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 冬孢子双胞,光滑,每个细胞有两个发芽孔,有可以胶化的长柄。没有夏孢子阶段。 梨胶锈菌(G. haraeanum)引起梨锈病。转主寄主桧柏。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梨树上引起梨锈病。 (5)层锈属(Phakopsora) 冬孢子单胞,无柄,不整齐地排列成数层;夏孢子表面有刺。枣层锈菌(P. ziziphivulgaris )引起枣树锈病。 (七)黑粉菌纲(Ustilaginomycetes) 裸黑粉菌(U. nuda) 引起大麦散黑穗病。 坚黑粉菌(U. hordei) 引起大麦、燕麦坚黑穗病。 玉蜀黍黑粉菌(U. maydis)危害玉米茎、叶、雌蕊、雄蕊。引起玉米黑粉病。 ②轴黑粉菌属(Sphacelotheca) 冬孢子(厚垣孢子)分散,不结合成团,由菌丝体组成的包被包围在孢子堆外面,孢子堆中间有由寄主维管束残余组织形成的中轴。 丝黑粉病菌(S. reiliana)引起玉米丝黑穗病; 高粱坚粒黑粉病菌(S. sorghi)引起高粱坚粒黑粉病; 高梁轴黑粉菌(S. crueuta)引起高粱散粒黑穗病。 孢子堆大都产生在植物的子房内,常有腥味;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无隔膜的先菌丝,顶端产生成束的担孢子,担孢子结合成“H”型。 小麦光腥黑粉菌(T. foetida) 小麦网腥黑粉菌(T. caries) 小麦矮腥黑粉菌(T. contraversa) T. contraversa T. contraversa 孢子堆埋生在叶片、叶柄和茎组织内,不呈粉状;圆形光滑的冬孢子单生或少数粘集在一起。稻叶黑粉菌(E. oryzae )引起水稻叶黑粉病。 冬孢子结合成外有不孕细胞的孢子球,萌发形成短的或长的先菌丝,顶端束生担孢子。冬孢子褐色,不孕细胞无色。 小麦条黑粉菌(小麦秆黑粉病菌U. tritici )引起小麦秆黑粉病。 ◆孢子堆外面没有膜包围,冬孢子散生,不结合成孢子球;表面光滑或有纹饰。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 ①黑粉菌属(Ustilago) (3)重要属 小麦散黑粉菌(U. tritici) 引起小麦散黑穗病。 茭白即由黑粉菌侵染形成。 1、子房受害后形成孢子堆 2、厚垣孢子 ③腥黑粉菌属(Tilletia) ④叶黑粉菌属(Entyloma) ⑤条黑粉菌属(Urocystis) * * (一)概述 担子菌亚门真菌一般称为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类型。 现已记载的有1428属,23000种。其中锈菌和黑粉菌与植物病害的关系非常密切。引起植物病害,食用菌,菌根。 担子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和担孢子。 担子菌的产孢结构叫担子果(basidiocarp)。常见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灵芝等,都是担子菌的担子果。 营养体是非常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可形成菌索。 (二)担子菌的营养体 担子菌可以形成三种类型的菌丝体,即:初生菌丝体、次生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