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_C催化剂催化对苯醌加氢制备对苯二酚研究开题报告.doc

Pd_C催化剂催化对苯醌加氢制备对苯二酚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Pd/C催化剂催化对苯醌加氢制备 对苯二酚的研究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 化工普09-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3 月 20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对苯二酚是一种附加值高,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照相显影剂、自动氧化抑制剂、单体阻聚剂、橡胶防老化剂及合成染料等。对苯二酚生产工艺有苯胺氧化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和苯酚直接氧化法。合成对苯二酚的氧化剂有过氧羧酸、过氧酮和过氧化氢等,所用的催化剂有无机酸、有机酸、有机金属络合物和分子筛。前两种生产工艺复杂、三废处理困难、生产成本高。苯酚直接氧化法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其中,法国Rhone-Poulenc公司以H3PO4/HClO4为催化剂,日本公司以硫酸盐为催化剂,意大利Enichem公司以钛硅分子筛(TS-1)为催化剂。Enichem公司建设的104t/a苯二酚生产装置于1996年试运行,该法无环境污染,选择性高,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但由于苯二酚比苯酚更易于氧化,生产过程中苯酚大大过量,导致苯酚转过滤不超过25%,大量未反应的苯酚需与产物分离并循环使用。此外,联产邻苯二酚与对苯二酚产量之比约为1:1,而对苯二酚的市场需求量是邻苯二酚的8倍,预计在2015年人类对对苯二酚的需求量会达到20t,所以需求量相当大。目前我国对苯二酚的生产能力较大,但是采用的技术几乎都是相当的落后,如苯胺氧化法,这种方法不适合连续生产,而且产品质量差,成本较高,工业化进程度相对较低,产量不高,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所以研究出一种产量高,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的新型方法至关重要。我们直接采用对苯醌作为反应底物,首先可以省去由苯酚变为对苯醌这一步,可以达到生产过程简化,缩短生产时间;其次苯醌可以促进苯酚羟化,起到传递电子和促进反应,会产生选择性的生成对苯二酚,所以对苯二酚产物的产率将变得更加高。综上所诉,运用Pd/C催化剂催化对苯醌加氢制对苯二酚实验的核心目的与本质意义(即开辟出一条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同时对环境无污染的新型生产方法)在理论上能够充分行得通。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制备对苯二酚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是很广泛的。 目前我国生产对苯二酚的厂家比较多,我国有大连红星化工厂、清江光华化学厂和启东化工厂等厂家生产对苯二酚,总生产能力约为4000t/a,都采用经典的苯胺法,产量小,污染严重,难以大规模生产,属于技术落后、关停并转之列。该工艺虽然比较成熟, 产品纯度高(可达到9 9 .9 5 % 以上) , 但收率低(一般只有65% 左右, 最高75 %) , 消耗和成本高; 同时在氧化过程中生成大量硫酸锰废渣及废液。按目前国内生产水平, 每吨对苯二酚要产生3 吨左右废渣和30 余吨废水。治理问题亟待解决。为此, 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工艺方面的研究。如上海华东化工学院提出了“ 对苯二酚生产中氧化过程闭路循环工艺” , 可回收利用硫酸锰废液制备活性氧化锰, 锰的回收率已达到99%, 并以它代替原来的软锰矿粉来氧化苯胺, 从而实现了锰氧化剂的闭路循环既节省了锰矿粉又减少了锰泥的污染该工艺已通过了鉴定。不过闭路循环过程中使用的氨量较多, 过程亦较复杂, 经济上未必合算。尚有待继续研究改进。又如湘潭大学在氧化阶段加入少量助催化剂硝酸, 还原阶段于酸性条件下加入少量的亚铁离子作为引发剂, 并加入氢酮以减少苯醒的挥发, 使对苯二酚收率明显提高, 单耗大为下降, 试验结果, 单耗为:苯胺0.92吨, 硫酸5.08吨, 锰粉4.6吨, 铁粉1.2 吨。则改进后的工艺要比原工艺降低成木1200多元, 效益将十分显著。另外, 大连胶片研究所在改进对苯二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