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台南银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纸台南银票   一个偶然机会,在邮肆购得一纸前清光绪廿一年间的台南官银票(如图)虽然是木版土纸,印刷粗陋,但浑身上下,满盖着各式大小关防、图记、押印,花花绿绿的一大堆,年月日编号齐全,骑缝左右皆有“勘合”可凭,相信它绝非赝造之物,而是道道地地的一张官银钱票,相当于现在的银行钞票。古意盎然,颇有史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银票的开发日期为“光绪廿一年七月十二日”。这一年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中日两国乙未媾和,在马关签订条约,清廷承认朝鲜独立,并将台湾和澎湖割让给日本的一年。   乙未(光绪廿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阳历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以伊藤博文和陆舆宗光为首的议和大臣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之议已成,消息传到台湾,绅民共愤,强烈抗争,拒绝接受,拥留巡抚唐景崧守台,组织抗日义勇军,以兵部主事丘逢甲为统领,以刘永福为将军,昭告中外:“义不臣倭”。   从这一年初二日起,台湾同胞为了反对割地而正式起兵抗日,而日本早就对台用武,一方面发表以海军大将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一方面派出近卫师团,由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来台,海陆并进攻打台湾。是年五月初六日,日军登陆台湾基隆之澳底,同月十六日,台北即被日军攻陷,二十九日,陷宜兰,三十日,陷新竹。      是年五月十九日,台湾义军反攻新竹,日军一队被歼于大湖口。六月二十五日,日军陷苗栗。这时候,日本的军舰已在台南安平一带侵扰,   但有黑旗将军刘永福在台南镇守,仍在努力抗战中。   台中于七月初七日失陷。日酋能久亲王于继续进攻彰化时,遭到剧烈抵抗,   中弹身亡。彰化虽于同月初九日沦陷,但日军亦已付出重大代价。同月十三日黑旗军及义勇军曾作反扑,一度光复了云林。   请读者注意,本文所说的这一纸银票,开发日期为七月十二日,正是我军与日寇在云林一带激战之时。台湾的抗日战争,清廷自始即不过问,任其自生自灭。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虽孤忠骁勇,但后无接济,饷械皆缺,一再派人赴内地筹饷,皆失望而归,台民绝望,人心涣散,台事遂不可为。   台南官银钱票总局所发行的银票,可能是当时刘永福抗日战争中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饷源”。请看萧一山著《清代通史》下卷一二九四页所载下列一段纪事:   “(光绪廿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官银票局绅庄序端请发现银,以利转运,永福无以应,仍令文案内渡,求接济,遍走沿海各省无应者,盖恐日人借口构衅也。三发(黑旗军统领之一)等攻彰化,战连捷,而饷械不继,饥困愈甚。因议相持非久计,不如并力前进,夺回彰化,或可驻足。八月初五日,遂合军进攻,而扼于城外炮台,不得进……前敌无粮,求饷益急,语极悲痛,永福无策搜括,叹曰:‘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盖钞票既失信,商民索银愈急,楮贝填委,市易梗绝,军民饥困,日益不支。台南之亡,不败于兵,而败于饷。”   真是“语极悲痛”的一段历史!到了这一年八月二十七日,日军陷打狗(高雄),二十八日再陷凤山。至九月初四日,台南府城终于沦陷,而从此台湾乃沦亡于日本。   从以上所说一段台湾抗战史,可知本文介绍的这一张银票,实为军情紧急声中诞生之物,其历史背景,令人不胜唏嘘。   台湾于光绪十三年后,建置为行省,以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其设置官银钱票总局,当亦在此之后。光绪廿一年七月十二日的这一张“台南官银票”的票幅,横宽133,总高237mm,其左右皆有骑缝勘合的字号和跨盖的大印,可见其原来至少有三联。编号系用毛笔手写:“八百七十九”号,上面冠以“列”字,再加盖一木刻的“列”字图章,按此“列”字当系采千字文中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列为第十五组编字的顺位,惟在票框内“年 月 日”下填写的编号,似又误书为“六百七十九”号,“六”当系“八”字之误,由此亦可见当时局势混乱,此事显得慌张了。   另堪研究者,票中的“银”字之上有“平”字样,按此系指广东始制银圆之规制,每枚重七钱三分,此“”即“七三”,为我国商场惯用之数码代字。据张家骧著《中华币制史》第二编第二页云:   “光绪初年,吉林机械官局所铸有一钱、三钱、半两、七钱、一两五种(银钱)皆未见盛行。至十三年二月,粤督张之洞奏称:粤省拟试造外洋银元,每元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加重一分五厘,银元上面铸‘光绪元宝’四字,周围铸‘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字,并用汉文洋文,以便与外洋交易,支放各种饷需官项与征收厘捐盐课杂税及粤省洋关税项向收洋银者,均与洋银一同行用等语。”   由此可知,中国自铸七钱三分银圆,始于广东,意在抵制洋元,其流通遍及沿海各省,包括台湾在内,不在话下。   在此一银票上,密密麻麻地盖了许多大小印章,用意无非在于防止假冒仿造。上端一颗长方形的是“关防”,下面一颗正方形的大印是“台南府印”。关防和大印,印文皆用汉满两种文字,左右相对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