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级公路桥梁及设计计算实例-桥梁课程及设计
1 基本资料钢筋混凝土T支形梁 桥面净空
桥面净空——7m+2×0.75m人行道.8 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 《公预规》。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124-85)》,简称《基规》。.1 主梁 主梁间距:1.7m
主梁高度:h=(~)l=(~)20=1.82~1.1(m)(取1.8)
主梁肋宽度:b=0.2m
主梁的根数:(7m+2×0.75m)/1.7=5
2.2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考虑到主梁翼板在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接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已知桥面铺装为2cm的沥青表面处治(重力密度为23N/m)和平均9cm厚混泥土垫层(重力密度为24N/m),C30T梁翼板的重力密度为25N/m。
.2.1结构自重及其内力(按纵向1m宽的板条计算)
图 铰接悬臂板计算图示(尺寸单位:cm)
①每米延板上的恒载
沥青表面处治: =×1.0×23=0.46kN/m
C25号混凝土垫层: =×1.0×24=2.16kN/m
T梁翼板自重:=(0.08+0.14)/2×1.0×2=2.75kN/m
每延米板宽自重:g= ++=0.46+2.16+2.75=5.37N/m
②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矩:M=-gl=-×5.37×=-1.35kN.m
剪力:Q=g·l=5.37×0.71=3.81N
2.2.2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公路II级:以重车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为最不利荷载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下图:
图 行车道板计算(尺寸单位:cm)
后轴作用力140KN的着地长度为a2=0.2m,宽度b2=0.6m,铺装层的厚度H=0.09+0.02=0.11m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为:
a1=a2+2H=0.20+2×0.11=0.42m。
b1=b2+2H=0.60+2×0.11=0.82m。
最外两个荷载的中心距离d=1.40m,则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a=a+d+2l=0.42+1.4+2×0.71=3.24m
由于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梁的翼板上,故冲击系数取1+=1.292,则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M=-(1+))
=-1.292×) =-14.09k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Q=(1+)=1.292×=27.92N
2.2.3内力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基本组合):
M=1.2 M+1.4 M=1.2×(-1.35)+1.4(-14.09)=-21.346N.m
Q=1.2 Q+1.4 Q=1.2×3.81+1.4×27.92=43.66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M=-21.346N.m
Q= 43.66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短期效应组合):
M=M+0.7M=(-0.35)+0.7×(-14.09)÷1.3=-8.94N.m
Q=Q+0.7Q=3.81+0.7×27.92÷1.3=18.84kN
2.3 主梁的计算
.3.1 结构自重效应计算由计算跨径L=19.70m,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每侧栏杆机人行道构件重量的作用力为5N/m
结构自重集度
主 梁:g=[0.18×1.30+(0.08+0.14)/2×(1.60-0.18)]×25=9.76N/m
横隔梁:
边主梁: g={[1.00-(0.08+0.14)/2]×(1.60-0.18)/2}× ×5×=0.624N/m
图 简支T梁主梁和横隔梁简图(尺寸单位:cm)
2 号梁:g=2×g=1.248 N/m
中主梁:g=2×g=1.248 N/m
桥面铺装层:g=[0.02×7.00×23+(0.06+0.12)×7×24]/5=3.67 N/m
栏杆和人行道:g=5×=2.00N/m
合计:
边主梁:g= g+ g= 9.76+0.624+3.67+2.00=16.054 kN/m
2 号梁:g=9.76+1.248+3.67+2.00=16.678N/m
中主梁:=9.76+1.248+3.67+2.00=16.678N/m
结构自重内力计算梁内各截面的M和剪力Q的计算式:
M=x-gx .=(l-x)
Q=-gx=(l-2x)
其中:L为计算跨径
X为计算截面到支点的距离
表-1 边主梁自重产生的内力
截面位置x 剪力Q(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ANTANA轿车差速器及设计与分析.doc
- SIMPLEX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设计手册.doc
- SM广场二期施工组织及设计.doc
- stc89c51单片机学习电路板及设计_开题报告.doc
- SOHO家具及设计报告书.doc
- STC单片机电路及设计.docx
- Sup20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及设计.doc
- SoftLink自动气动分拣线机械回路及控制系统及设计-大学毕业论文.docx
- SUV汽车后背门及设计毕业论文.doc
- S形轨迹无碳小车结构及设计.doc
- 2023年云南红投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老挝语岗位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智能材料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潜力与挑战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教育个性化学习平台开发关键问题研究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创新与节能降耗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教PEP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2025年智能材料在运动器材制作中的研发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材料在智能电网储能设备中的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工厂规划与实施中的智能制造设备选型与选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工厂规划与实施全流程策略指导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工厂规划与实施智能化生产线智能调度与优化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