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无锡商院新疆乡镇管理二班 组长:任丽 组员:杜曼、哈米提、阿依霞、 苏利亚、安尼瓦尔 二、柯尔克孜族与服饰有关的风俗习惯 男子服饰: 男子传统服装上身是长袍,罩羊皮袄;下身是布料长裤,冬天则穿皮裤。脚穿皮靴或毡靴。 男子腰系皮带,上挂小刀。 * * 一、与婚姻有关的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婚姻有腹婚、摇篮婚、幼年婚和成年婚等,早婚现象比较普遍。 所谓指腹婚,就是当孩子尚未出生时,就由双方父母包办订婚。 不管以哪种形式订婚,男方都要向女方送彩礼。彩礼主要是牲口或财产,而且各种牲口和财产的数目应是9或9的倍数。一般是9头一群的9种牲畜或9件一封的9种财产。 送过彩礼之后,成年男女就要准备结婚。 举行婚礼的前一天,新娘的亲属们举行送别仪式。先把待嫁姑娘的小发辫都散开,重薪梳理成已婚妇女的发型。 然后,亲戚朋友向她致临别赠言,向她祝福,希望她做个好媳妇、好妻子。 举行婚礼那天,身着婚纱的新娘在嫂嫂或弟媳的陪伴下去到新郎家。一路上,新娘要放声大哭,向人哭诉,表示不愿离开娘家。 当新娘到新郎家后,举行如下结婚仪式: 取下新娘的盖头; 给新娘戴上白头巾(柯尔克孜人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和幸福); 让新娘跳过火盆; 男方父母、亲属相媳妇; 指定代替父母的主婚人。新娘的父母把早已准备好的嫁妆在举行婚礼那天送到新郎家。这些嫁妆包括新婚夫妇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从针线到牲口,而且嫁妆不应少于彩礼的价值。 婚礼之后,男方亲属都轮着宴请新婚夫妇,介绍新娘与丈夫的亲属认识。 新婚夫妇结婚后,对新娘有很多禁忌。 例如: 新娘对丈夫的亲属不能直呼其名,可用其他适合的词儿代替他们的名字; 新娘不能背朝丈夫的亲属坐着,不能伸出一条腿坐着; 不能大声喧哗; 不能不戴头巾、不穿鞋子走路; 避免与丈夫的年长亲属直接会面,等等。 依照风俗习惯,结婚一年以后,新娘要探望亲生父亲的村庄--回娘家,而且要在娘家住几天或几个月。 以现代形式出现的传统婚姻的许多方面一直流传至今。 同时,一些传统习俗也受现代婚姻观念的影响有一定的改变。 男子头戴皮帽或绣花小帽,更多的则是戴一顶名叫卡尔帕克的帽子。 这种帽采用白毡做成。帽里的下沿儿镶一道黑绒,向上翻过来。帽顶呈四方形,缀有珠子和缨穗。 这种卡尔帕克毡帽是柯尔克孜族人与其他民族的一大标志。 女子服饰: 妇女一般穿色彩鲜艳的宽大连衣裙,外罩针织丝绒或长绒的长袍或小坎肩,下配灯笼裤,长袍外面束一条开襟的绣花围裙。 脚穿软皮鞋,外套胶皮套鞋。 青年妇女一般喜欢红、绿色头巾,老年妇女多用白色头巾。 现在柯尔克孜人已普遍穿着现代服装,只有老年人及一部分中年人仍喜欢穿传统的民族服装。 * * * *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