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沧桑山海关
09建筑 田希和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山聚仙乃奇,海藏龙而神,关踞险为雄。 在中国,唯一一个以山、海、关合并命名的地方就是山海关。 山海关北依巍巍燕山,南襟滔滔渤海,紧扼东北、华北交通咽喉,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京畿要地。 1381年(明洪武14年),大将军徐达受命建关设卫,山海之间构筑长城,故名山海关。 山海关以长城为主线,南起老龙头、北至九门口,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墩台。它以古城为核心,东西建有罗城,南北设有翼城,同时置有前哨卫城,形成前拱后卫,左辅右弼的防御格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遗存中,都是十分罕见的。我国著名的长城专家和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老先生评价:“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最精粹的地段。” 山海关古城是明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重要关隘,在明长城沿线,上千座大大小小的险关要隘中,山海、居庸、嘉峪三关名冠古今,而这三大名关,山海关又踞其首,因此称之为“天下第一关”。她的军事重镇地位,在长城各关口中绝无仅有。这些著名的文物古迹,不仅是山海关的财富,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山海关是秦皇岛市的一个城市分体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 山海关历史文化遗存厚重,境内有文物古迹150余处,仅古城内就有53处之多。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山海关汇集了著名的帝王将帅、封疆大吏,曾有18位皇帝驻跸山海关,同时也汇集了大江南北、关内关外的多种风俗和文化。 山海关见证的历史 山海关是长城文化的集萃,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历史上山海关曾经发生过憾人心魄的李自成与吴三桂的“甲申”石河大战,引发了明清政权的更替;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火烧老龙头,刻下耻辱的印迹;直奉军阀山海关混战,影响世界军事格局;日寇入侵山海关,中国军民打响长城抗战第一枪。而今,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山海关,追忆历史,指点未来。沧桑岁月,明昭世人:山海关不仅是河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6月10日,外国侵略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攻,沿途遭到义和团民众的抵抗。11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落垡车站附近展开白刃战。18日,义和团将进犯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包围起来,发动攻击,打死打伤侵略军数十人。19日,西摩尔败走天津,途中遭到民众堵截,死伤400人。22日,狼狈退到天津西沽。6月17日,另一支侵略军在大沽登陆,进犯天津,一路处处挨打,直到23日才窃据老龙头车站(现天津车站),并和在西沽的侵略军会合,到达天津租界,向天津城发动进攻。7月6日起,天津战事激烈,张德成领导义和团众在紫竹林与侵略军血战三昼夜。14日,天津失陷。 北洋军阀混战之二第一次直奉战争 直、奉两系军阀联合打败皖系后,因争夺中央权位和势力范围,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引发战端。1922年 4月 9日,奉军开始由东北进关(山海关),17日,奉系首领张作霖宣布将入关部队连同原在华北的部队共 3个师、10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约 12万人,编成镇威军,部署于天津东南之军粮城、马厂及北京以东通州附近,自任总司令,扬言实行武力统一。直军以吴佩孚为总司令,率 7个师、5个旅约10万人迎战。4月 28日,张作霖下总攻击令,战争开始。奉军分两路企图夹击直军大本营保定,直军则分为三路反击,双方在长辛店、固安和马厂展开激战。5月 3日,直军一部由北京以西的良乡、门头沟迂回到西路奉军侧后,西路奉军腹背受敌,支持不住,退往丰台,其第16师阵前倒戈,西路奉军总司令张景惠逃回天津,其余奉军纷纷后撤,直军紧迫不舍,双方在滦县形成对峙。嗣后经过谈判,双方于6月17日在秦皇岛海面英国军舰上签订停战条约,以榆关(山海关)为界,各自撤军。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 长城抗战第一枪 长城抗战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月至5月,国军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长城的冷口、古北口、喜峰口和滦东等地的作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为割断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扩大并巩固伪满洲国的疆界,进而蚕食华北,决定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指挥第6、第8师、混成第14、第33旅、骑兵第4旅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4万余人及伪军3万多人,企图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国民政府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3月12日起由何应钦接替)指挥,先后调集14个军20余万人,企图保卫热河和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交战主要在以下地区和要隘进行: 山海关、九门口作战 1月1日,武藤为保障主力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