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训练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氧训练PPT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量的掌握 运动强度间歇运动(短时间较高强度运动并间隔穿插低强度运动)兼顾强度、时间、安全与乐趣。以步行为例:以微喘但仍可谈话的程度快走1分钟,接着慢走几分钟让心跳恢复到100次左右,然后再快走,如此交替持续至少10分钟以上,每天累积至少30分钟到1小时,不但可行且效果更显著。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量的掌握 运动时间 原则上,以减肥为主要目的时,运动持续时间应较长,每次45至60分钟;以血糖控制为目的时,则为20至40分钟。 但对体能不佳,没有规律运动习惯者,可依上述间歇运动原则,每次运动时间较短,中间穿插休息,随体能改善情况再逐渐延长运动时间,减少休息时间。 只要增加体能活动,就有助于改善健康状态,并可依每天感受与时间许可,机动调整运动时间。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量的掌握 运动频率 目前建议最好每天都维持规律的运动习惯,为了血糖控制至少每周运动3至4次,因为每次运动后胰岛素敏感度改善可维持12至24小时;为了减重则至少每周运动4至5次,除了改善胰岛素敏感度,也可增加体能活动热量消耗与提高基础代谢,减重效果更佳。 至3次大肌肉群的肌力訓練。 除了规律的全身性有氧运动外,肌力训练则建议每周2至3次大肌肉群的肌力训练。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强度 不同运动习惯者的运动处方建议 下表呈现了不同活动量患者的运动频率、时间与强度建议数值。 除非患者目前活动量确实高于「坐式静息」等级,否则建议运动一律从最低活动建议量开始再逐渐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制定 注意事项 必须在严格控制饮食基础上达到最佳运动疗 运动实施前后要有准备运动和放松运 运动疗法指导以集团教育指导为佳 避免低血糖发生 定期测量代谢指标,评价运动疗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活动等级 频率 (次/周 持续时间(分钟/次) 每周总活动时间(分钟/周) 强度 (储备心率次/分) 坐位静息 4~6 10~20 40~80 40~60% 稍微活动 4~6 15~35 90~120 50~75% 中等活动 3~5 30~45 120~180 60~80% 强活动 3~5 30~60 180~300 60~85% 运动员 5~7 60~120 300~840 70~85% 高血压病人的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有氧训练为高血压患者主要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踏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踏自行车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因而比步行更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此外,气功、放松练习、峨眉剑和太极拳等运动也是高血压患者有效的运动治疗方式。 运动强度  一般认为,强度在40%~80%VO2max范围内,对高血压患者降压都有效。有研究表明,50%VO2max的强度较75%VO2max的强度降压效果明显。运动强度太大,甚至力竭性运动,反而会使整个运动训练后的血压升高。所以,运动强度一般以轻、中度为宜,有人提出将血浆中乳酸堆积时的运动水平作为运动强度,效果更为可靠。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以30~60min为宜;每周3次以上即可产生降压效应。 研究发现,每周运动7次的训练比每周运动3次的降压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对于缺乏体力活动的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参加每周3次、每次30min、运动强度为60%~70%VO2max的踏自行车训练,血压可下降1.3/0.9kPa,每周7次的同样运动仅使血压下降略有增加,为1.6/0.9kPa,但体能的增加明显高于每周3次的运动者。 有学者认为运动训练的降压效应至少在训练1~2周后才能出现,训练5周左右血压达到稳定状态。在1个月训练中,血压下降在第2周达最大限度,并在以后2周保持稳定,而VO2max在1个月的过程中持续增加。 研究发现小强度运动训练3个月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降低,在9个月时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如果停止运动,其血压在1个月内快速恢复至运动前水平。 。因此,高血压病的运动治疗必须长期坚持 注意 1. 明确诊断,定期检测,循序渐进。 2. 体疗适合轻度高血压。近期研究表明:锻炼对于有较重并发症者也可以酌情应用。 3. 锻炼以中小强度的运动为宜,在运动过程中,可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对高血压病人,锻炼的时间比强度更重要。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爬坡、太极拳、游泳等形式。禁止竞争性或使血压起伏较大的急停急起的运动。 4. 锻炼时要有意识的使全身肌肉放松,勿紧张用力,避免憋气动作,在血压没有得到控制时或对锻炼还不适应时,要注意不要做弯腰低头的动作,头的位置不要低于心脏水平。 5. 运动量不宜过大。一般以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为宜。年龄在50岁以上者,可用170-年龄作为靶心率。有条件者,最好做运动耐量试验(ett),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适宜的运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