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屋面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需对原来框架梁进行进行扩大截面法加固处理,对部分梁采用碳纤维布的方式进行加固。
工程具体情况见表1-1。
工程基本情况 表1-1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2 建设单位 3 设计单位 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 承包范围 蓝图内框架梁加固及梁加固 5 承包方式 包工、包料 6 质量要求 符合国家、地区质量验收标准 1.2 编制依据
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加固施工图纸进行编制。其中要应用的规范标准如下:
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
2.建筑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2004);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12);
1.3 工程主要内容
加固改造施工工程具体内容主要如下:
1)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 2) 扩大截面法加固梁2.施工目标
2.1 工期目标
本工程具体开工时间由业主书面通知为准,暂估总工期为1个日历天,实际工期根据业主单位安排进行实时调整。
2.2 质量目标
工程施工质量合格。
2.3 安全生产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期间杜绝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2.4 文明施工和环保目标
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创一流管理水平,达到业主满意的工程质量标准。
防止噪声污染,施工现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所噪声限制》来控制噪声,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扰民。
保证施工现场内部及周围的环境卫生。
3.工程加固方案的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
3.1 主要加固方案的组织设计
3.1.1 主要施工区域及内容
根据施工图及招标文件,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区域及内容(框图表示法):
3.2 施工工艺
3.2.1粘贴碳纤维布
1)施工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搭设临时设施、放线、材料及机具准备
清除浮灰和表面劣化砼,露出结构层新面
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转角磨成圆弧状
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
在强化范围内涂刷专用碳纤维底胶,并铺贴碳布
辗压碳布,充分浸润,使胶浆从碳丝缝隙中溢出,随后上面胶保护,粉干砂 2)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
a. 对老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先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再用角磨机对被加固构件的表面进行打磨,直至露出新面,并用压缩空气吹除构件表面的粉尘。
b.对于新混凝土结构面,先用钢丝刷除去表面浮渣,再用硬毛刷沾丙酮或酒精擦洗表面。
c. 用结构胶掺水泥将混凝土表面修复平整。
d. 将结构转角粘贴处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e. 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按配比配制碳纤维胶底胶,均匀涂抹于粘贴部位。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用毛刷或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碳纤维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时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宜在纤维表面的碳纤维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层粘贴,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碳纤维胶,紧跟粉上干砂。
3) 碳纤维施工注意事项:
a. 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且是松散型,施工现场不要靠近电气设备及电源(碳纤维飞毛导电),采用塑料布包裹防止导电。
b. 碳纤维布剪裁后不要乱放,不得雨淋、受潮,不得落上灰尘。
c. 修补时纤维长度方向要有15cm的搭接。
d. 碳纤维胶固化前风压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需要研究在现场如何利用好风压问题,并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
e. 碳纤维胶现配现用。
碳纤维胶的配置和使用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
f.粘贴碳纤维之前,卸去待加固构件所有活荷载。
4) 工程质量及验收
目测验收
a. 测试部位:区域进行目测检查。
b. 验收标准:无间隙,无空鼓。
c. 局部空鼓修补处理方法:间隙区加补结构胶。
5) 碳纤维胶使用说明:
a. 基层须按规范要求处理干净,混凝土表面须干燥。底层胶须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b. 使用环境温度越低,固化速度越慢,固化剂用量在配比范围内可适当增加,可提高固化速度。
c. 调胶时,应按比例调配并充分搅拌均匀。
3.2.2植筋
施工程序:定位?→钻孔?→?清孔??→?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保护?
定位
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
在钻孔过程中,若遇到钻孔部位钢筋太密而无法按设计要求位置钻孔时,可在其附近钻一附加孔洞,植入钢筋,新增钢筋仍按正确位置放置( 即搁在正确钻孔部位上则可在其间焊接长为5d 的适当规格的联系筋, 把二者联系在一起, 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次月考卷(苏州专用)-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卷(江苏专用).docx VIP
- 遥感概论第3章: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原理.ppt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在线解答手册(即课后习题答案) M04_SOLN8117_06_SM_C04.doc VIP
- 铁路工程—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表.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pptx VIP
- 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题(每日一练,共43套).pdf VIP
- 国际投资(第六版)在线解答手册(即课后习题答案) M03_SOLN8117_06_SM_C03.doc VIP
- 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doc VIP
- 实验室安全管理方案.doc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