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右旗旗情及基本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右旗旗情及基本概况

阿右旗基本概况 阿拉善右旗始建于 1961年5月,是从原阿拉善旗分设出来的一个旗,曾于1969年9月划属甘肃省武威地区管辖,1979年9月重归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区19个边境旗和自治区级贫困旗之一。全旗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东靠阿拉善左旗,西接额济纳旗,南与甘肃省张掖、金昌、武威等三地(市)八县(区)接壤,北界蒙古国,边境线长 45.25公里 。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境内无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 100毫米 ,年均蒸发量 4100毫米 ,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全旗现辖 3个镇、2个苏木、1个管委会,总人口2.5万,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占地6平方公里,居民1.5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60%。 该旗虽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但地域广阔,人口较少,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很大。除阿拉善驼绒、雅布赖白山羊绒等畜产资源外,还有铁、煤、芒硝、石墨、白云岩、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肉苁蓉、甘草、锁阳等野生药材资源,人均资源占有率高是该旗实现强旗富民目标的最大优势。“十五”以来,该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转移发展为总揽,牢牢把握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富民目标,切实加大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五年翻了近两番,而且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资源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 自然环境   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位于北纬 38°38′—42°02′,99°44′—104°38′。东接阿拉善左旗,南邻甘肃省金昌、山丹、张掖、高台、临泽、金塔诸市县,西连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 45.25公里 。   地势南高北低,总趋势西高东低,中间地段趋于缓冲。平均海拔 1200— 1400米 。最高峰为龙首山的额莫勒其希力(撑山掌),海拔 3052米 。最低处为恩格日乌苏一带,海拔 885米 。境内南部、东南部、中部为山地,海拔高度 1600— 1900米 。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海拔高度 1400— 1600米 ,最高达 2040米 。东部、北部、西部为戈壁荒漠、丘陵地带,海拔高度 900— 1500米 。境内地貌为石质土中山地貌、石质土中低山地貌、石质土低山丘陵剥蚀地貌、沙丘地貌、沙土质丘陵低地和石质、石砾质戈壁等 6种类型。   阿拉善右旗深处内陆高原,为暖温带荒漠干旱区,形成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寒暑剧变,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酷热,降雨集中,春秋两季 气温变化明显。 年均日照时数 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境内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15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 8.4°C ,极端最高温度 41.5°C ,极端最低温度 -27.8°C 。年均降水量 72.4毫米 ,年均蒸发量 3900毫米 ,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53.9倍。全年平均风速 4.4米 /秒,最大风速 28米 /秒,每年4-6月份为大风天气。 7.3米 /秒的风日,全年达210-260天;大于或等于 17米 /秒的大风,历年平均为54.1天,最多为95天,最少为14天。 古老与现代、原始与文明的有机融合,缔造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人文景观。沙漠腹地的巴丹吉林庙,被称为“沙漠故宫”,始建于1755年,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整个庙宇雄伟庄严,蕴藏法度,雕梁画栋,栩栩如生,亭台楼阁,巧夺天工。庙内香烟缭绕,经鼓齐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二百多年前,建庙所需的一砖一木都是靠骆驼驮进沙漠的,而庙宇的大梁,完全依靠人力抬进沙漠。古刹的宝相庄严,见证了阿拉善右旗历代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而经幡的神秘悠远又传承了藏传佛教不朽的宗教文明。阿拉善右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考古学家已经发现,沙漠腹地有恐龙化石和新旧石器时代陶瓷碎片,证明3000—5000年前这里人类活动频繁。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曼德拉山,分布有4200多幅数千年历史古代岩画,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岩画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形象生动,古朴粗犷,栩栩如生地记载了阿拉善地区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开始至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朝代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社会风貌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是我国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勘称“人类文化的艺术宝库”,当属“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发展史、民族史、畜牧史、美术史及民族迁徙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盖山林曾赞赏曼德拉山岩画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以曼德拉山岩画为核心,阿右旗境内还分布有其他众多的岩画群,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巴丹吉林岩画群,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