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音乐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音乐 课件

隋唐五代音乐 叶 凌 隋唐音乐史 隋唐时南北重新统一,社会安定及经济的繁荣,为音乐艺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唐代统治者在文化上较少保守思想,广泛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兼容并蓄,更使音乐达到了一个发展高峰。 一、隋唐音乐机构 政府管辖 太常寺——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太常卿主管 敦煌唐壁画露台图 宫廷管辖 教坊——宫廷中训练、培养乐工,传习、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 梨园——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歌舞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因设在禁苑宫中的梨园而得名。 二、宫廷 音乐 1.宫廷燕乐——隋、唐至宋宫廷宴饮时娱乐欣赏的音乐。 2多部乐——隋炀帝按照宫廷乐队所演奏音乐的不同来源分成若干部。虽形成于隋唐,但其中大多产生于南北朝,是当时大规模文化交流的产物。 3.大曲——隋唐大曲,也成燕乐大曲。它是综合器乐、声乐、舞蹈于一个整体中,连续表演的一种大型艺术形式。 唐大曲主要曲目有:《绿腰》(《六幺》)《乐世》《凉州》《薄媚》《雨霖铃》《浑脱》《剑器》《破阵乐》《霓裳羽衣》《玉树后庭花》等。 遗憾的是唐大曲没有乐谱传世,只有《破阵乐》在武则天时期由日本遣唐使栗田真人将该曲带回日本,现日本保存这首乐曲有九种遗谱。 表演及器乐创作的发展 隋唐盛行龟兹琵琶,最著名演奏家有改拨子创用手弹的裴神符,善于右手用拨的曹刚,擅长左手拢撚的裴兴奴,能将曲子在不同调上演奏的康昆仑,在演奏和教学上都名重一时的僧人段善本等。 唐代的乐队融会了传统与外来乐器,据《乐府杂录》称唐代乐器约有三百种左右,其中琵琶、筚篥、笙、笛、羯鼓在燕乐中占重要地位 牛角筚篥 立牛葫芦笙 羯鼓 我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 轧筝似筝但较小,约有七弦。定弦为bB调。一般是一弓一音。奏时值长的音符时,双手震颤,发出颤音效果。轧琴音色柔细动听,可使整个伴奏乐队的音响谐和丰满。 奚琴是现今胡琴前身。两者都用竹片擦弦发音。 三、民俗音乐 隋唐五代的曲子也称小曲,是指流行于村镇、集市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一般来自经过长期流传、选择、加工的民间歌曲。 唐代最流行的曲子有:《五更转》《竹枝歌》《十二时》《长相思》《鱼歌子》《南歌子》《虞美人》《拜新月》《内家娇》《杨柳枝》《鹊踏枝》等。被称作“亡隋之曲”的《杨柳枝》是隋代的名曲,唐白居易曾用它填过八首词。 俗讲与变文 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源于佛教寺院佛教宣传教义的活动。宣讲的人叫俗讲僧,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民间流传的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并有画像展示作为配合。其后又演进为讲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讲唱的底本叫变文。 四、音乐理论和思想 隋唐时期音乐理论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已经被人注重的乐律研究不甚重视,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同创作实践有关的宫调、乐曲创作中有关结构的“解曲”,以及“犯调”、“移调”等技术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阐述的,除周隋的万宝常、郑译外,还有唐代的祖孝孙、后周的王朴等。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家 万宝常: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生卒:约556-595年。隋代音乐家。他在提出八十四调理论时,还发明了用水尺来定音律,以调整乐器声音的办法,这无疑比传统的“管口校律”要更为科学。正是鉴于万宝常所作的这些历史性贡献,郭沫若曾撰文称他是“隋代大音乐家”。 裴神符:传统琵琶演奏方式的创始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唐太宗最看重的宫廷乐师之一,被封为“太常乐工” 。生卒:约627~649年。是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作品有《火凤》、《倾杯乐》和《胜蛮奴》等。 李隆基: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即唐玄宗。生卒:685-762年。精通琵琶、横笛等丝竹乐,尤喜击羯鼓,称之为八音之领袖。在位期间,对唐代音乐制度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促进了唐代歌舞音乐的繁荣。 王维:唐代大诗人、大画家、音乐家。生卒:701—761年。精音律,善奏琵琶。 李龟年:中国十大音乐家之一。唐代音乐家,宫廷乐师。梨园乐人。乐工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才,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 唐代音乐发展的原因 一.唐代的政治经济达到顶峰时期,带动了舞蹈音乐艺术的发展。 二.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给了舞蹈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 三.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来文化。唐代乐舞继承隋制,又受到少数民族以及国外民间乐舞的影响,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出现了民族融合后带来的文化交流的大环境。 四.统治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