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觉流线的潜心编织——2010年度全省广播文艺奖听评综述精选
听觉流线的潜心编织——2010年度全省广播文艺奖听评综述
新闻是立台之本,文艺是立台之基,这已经成为广播界的共识。“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数字等技术为传播手段,主要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1] 在广播媒体方兴未艾的专业化、类型化浪潮中,不论频率如何定位,几乎没有不播出文艺节目的广播频率。音乐、文艺、故事、戏曲类频率几乎播出的都是文艺节目,新闻综合、交通、资讯、教育等所有频率的文艺节目播放量都占有较大份额。广播的娱乐功能主要是通过文艺节目来实现的。广播文艺节目以独具特色的听觉魅力,传播着多元的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构成现代广播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根据索福瑞的收听市场调查情况看,中央台在北京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30%以上,国际台在北京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80%以上,北京市台在当地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占28%以上,在上海,各类节目的收听份额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28.63%。在广州,各类节目的收听份额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33.34%。广播文艺节目,不仅播放总量大,在市场上的收听比重也十分突出。[2]对听众而言,广播文艺具有欣赏和娱乐效果,可以满足“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需求;对电台来说,广播文艺是节目进入市场的主打品牌,是广播电台的重头戏。我们应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文艺节目的创作,尤其是精品节目的培育。
从全省参评的109件广播文艺作品看,总体上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导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既关注了现实题材和文艺潮流,又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评委们认可的优秀节目,基本上体现了欣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获奖节目有的以庆祝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调动广播多种元素展示红色主题;有的以2010年全省抗洪抢险为题材,弘扬军民团结、众志诚、共克时艰、重建家园的伟大抗洪精神;有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介绍二人转、蒙古族呼麦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有的敏锐关注文坛新现象、新热点,诸如打工文学、史铁生去世带来的思考;有的细细品味古典戏曲与流行歌曲的碰撞融合……从分项上来看,却是喜忧掺半。音乐、文学节目报送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小说连播、戏曲和曲艺节目编排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广播剧乏善可陈,综艺节目大多缺少创新和突破。
一、在与时代同步、与现实相融中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1.在文化时尚潮流解析中把握正确导向
广播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始终应当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红歌翻唱现象在神州大地此起彼伏。伴随着建党90周年的到来,荧屏上、电波里、大型活动中的红歌更是越唱越响亮。为什么在文化多元的时代,红歌依然让人感到亲切、依然充满魅力?省电台的音乐专题《致敬!红色经典》,通过一个音乐编辑的视角,对当今歌坛红歌火爆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与思考。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北京的金山上》、《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等原唱版歌唱家与新编版青年歌手的访谈,说明红歌演绎的不仅是歌曲本身,更多的是两代人的薪火相传。节目的解说有分量:“红歌让人们的理想燃烧,激情释放,把内心那种阳光的、高尚的、健康的、主流的东西尽情表达出来。一个民族需要凝聚力,一个国家需要蓬勃向上的精神,红歌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共同的追求。”节目中原生态民族唱法与电子感十足的流行音乐的跨界合作,给听众带来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水乳交融的新鲜感受,赋予了红歌以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经典的红歌旋律与演唱者经历的往事、内心的感悟交迭呈现,使本节目具有一种深沉的穿透力,使听众的意识与情怀浸染于历史的情境,又在历史与现实的切换中焕发一种蓬勃的力量。从而得出结论,红歌的魅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把人最深沉的心灵故事用动人心魄的旋律记录下来;红歌唱响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唱红歌发自人们内心的情感,因为红歌中潜藏着精神与力量,照亮着未来的路。可以说,《致敬!红色经典》是一个思想分量和文化含量都比较高的节目,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传播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
2.在重大事件的艺术反映中弘扬民族美德与时代精神
广播作为媒体,面对突发事件,不仅新闻报道要迅速跟进,文艺节目也可快速反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而形成声势与合力。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广播文艺应当以特有审美方式打牢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为培养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年夏天,吉林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面对这场战斗,广播人也调动了所有的力量和,为抗洪抢险提供助力。广播文艺工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传递精神、鼓舞士气的节目。长春电台的广播剧《最后一次播音》、延边州电台的综艺节目《万众一心重建家园》、通化电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咽喉用药市场白皮书.pdf VIP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doc VIP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秀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10章-使用 Python 语言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回归分析.pdf VIP
- Lesson 3 at the seaside(课件)典范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人民大2024《人工智能与Python程序设计》课件(教材配套版)第9章-机器学习概述.pdf VIP
- 主体性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讨.docx VIP
- 普外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docx VIP
- 医院急性创伤患者救治流程.pdf VIP
- 讲义 16 分式讲 16 分式.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