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搭设一次性验收合格.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支模搭设一次性验收合格

高支模搭设一次性验收合格 XX项目部QC小组 1.1背景 椐全国伤亡事故统计,建筑业伤亡事故率仅次于矿山行业,建筑业最常发生事故的“五大伤害”指的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 尤其由于大跨度高支撑模板支架失稳的情况更为突出,其作业面大,支架搭设高度高的特点,要么不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定是重大安全事故。正因如此,使得我们更应重视高支模施工过程。归根结底,是由于施工管理的疏忽,方案编制中计算方法不明确、节点构造不符合规范要求,材料未按方案设计要求使用等引起的,然而最重要的依然是人的安全意识! 1.2工程概况 苏州某小学投资1.7亿元,建筑面积约45000平方米,是苏州2013年的重点工程。 本工程结构复杂,空间高,跨度大,图文楼中空大厅、阶梯教室屋面、会议中心屋面、舞台剧场都是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架体搭设高度分别为11.4米、9.8米、9.2米、11.4米。其中舞台剧场高大模板支撑面积更是达到800㎡以上,最大跨度24米,最大梁截面400*1500。 。 小组名称 小学项目部QC小组 成立时间 2013年9月5日 课题名称 高支模搭设一次性验收合格 小组类型 攻 关 型 组 长 活动日期 2013年9月~ 2014年2月 注册时间 2013.8 小组人数 10 人 活动频率 1次/周 注册编号 XX-2013-9 TMQ教育时间 48学时以上 姓 名 性 别 年龄 组内职务 岗位/职称 文化程度 男 27 组长 建造师/工程师 大专 男 58 技术顾问 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大专 男 31 副组长 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工程师 大专 男 26 组员/技术支持 项目技术负责人/助理工程师 本科 女 28 组员/对策实施 安全员/助理工程师 本科 男 29 组员/巩固措施 安全员/助理工程师 本科 女 30 组员/技术资料 质检员/助理工程师 本科 女 27 组员/巩固措施 质检员/助理工程师 本科 男 45 组员/效果检查 项目副经理/助理工程师 大专 针对本工程编制的方案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本工程前两次高支模架体搭设所出现问题的原因调查和分析,统计发现,影响高支模搭设质量一次性合格率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支模验收检查不合格项目统计表 序号 质量问题 频数(处) 频率(%) 累计频率(%) 1 顶撑顶部自由高度过大 62 30.54 30.54 2 架体未与现浇结构顶撑 47 23.15 53.69 3 立杆间距、立杆步距过大 43 21.18 74.87 4 剪刀撑搭设不合理、未连续 12 5.91 80.78 5 扣件扭力矩不足 8 3.94 84.72 6 架体偏位及定位不准确扣件 8 3.94 88.66 7 相邻立杆对接接头未错开 6 2.96 91.62 8 钢管扣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5 2.46 94.08 9 纵横双向扫地杆设置不全 5 2.46 96.54 10 立杆顶部未用顶托 4 1.97 98.51 11 立杆底部未用垫块 3 1.48 100 合计 203 100 100 结论:根据以上排列图我们可以得知,顶撑及顶部自由高度过大、架体未与现浇结构顶撑和立杆间距、立杆步距过大是影响高支模一次验收合格的主要问题。 课题目标: 2、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末端原因1:未对工人进行针对性培训 多数工人经历过高支模的工程较少,并且很多工人日前都是搭设房地产项目低满堂架及外脚手架,缺乏相应的施工经验,操作水平达不到项目要求。项目虽对操作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但未能针对高支模所存在的差异组织工人进行全面地、系统的针对性培训。工人在操作时,未能很好的掌握操作要点、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不理想。 经我小组分析,最终推断“未对工人进行针对性培训”为要因。 末端原因2:技术及质量交底不详细 架体搭设前,由项目技术部组织对工人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及质量交底,对相关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经我小组分析,最终推断“技术交底不详细”为非要因。 末端原因3:前期策划不到位,未结合现场及图纸 本工程在搭设前期针对现场实际情况由技术部进行详细策划,画出立杆及横杆排版图,并针对部分节点,以及折梁、变截面梁、圆梁等异性结构处画出详细的节点图。然后项目技术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合理的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经项目各部门评审后,报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