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大学网络中心;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3×17=68 实验学时:17 学 分:3.5 ;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自编),到教材室领取; 参考书目: 《Computer Networks》(Tourth Edition),Andrew S.Tanen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Douglas E.Comer,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传善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学习要求; 拒绝“讲话族”、“瞌睡族”和“低头族”(上课时);拒绝 “瞌睡族”!!;拒绝 “智能手机”和“低头族” !! ; 引 言;总体网民规模 ;总体网民规模 ;家庭宽带网民规模 ;手机网民规模 ;接入方式(上网设备) ;部分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 ;国际经合组织主要国家互联网下行带宽(kbit/s) ; 基础资源概述 IP地址 ;IP地址 ;网站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站数量为335万个,年增长4.6% 。 ;网页 网页的规模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页4数量为1899亿个,年增长26.6% 。 ;中国网页数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4,118,663 Mbps,年增长率为20.9% 。;中国大陆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个人互联网使用安全状况 ;;中小企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状况 ;2. 主要原因:; 引 言;第 1 章 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网络的四个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通信与计算机的结合”; 随着用户终端的增多,为了避免一个计算机使用多个线路控制器,60年代初,出现多重线路控制器(multiline controller); 为了减轻主机的负担,出现了通信处理机,又称前端处理机FEP(Front End Processor),主要完成数据通信的任务,而让主机专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主机的处理效率。; 为了节省通信费用,在远程终端密集处出现了集中器(concentrator),它的一端用多条低速线路与各终端相连,另一端则用一条高速线路与计算机相连。; 在60年代中,这种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获得很大发展。比如: 1963年,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SAGE 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设计 17个防区 2台IBM AN/FSQ-7计算机 1963年,美国,飞机订票系统 SABRE-I 航空公司与IBM联合研究 一台中央计算机 2000个终端 196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信息服务网络 GE Information Services 最大的商用网络,从美国到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 各终端 —75个远程集中器(23个地点)—16个中央集中器— 交换机;◆ 现代的计算机网络; ◆ 现代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的网络 60年代,要求多个远程联机系统互连,即多个主机互连,各主机相对独立,无主从关系。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 建成 ARPANET,出现分组交换网。;;ARPANET的成功使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生根本变化 ;从主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1.1 计算机网络 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 最重要的功能 ;1.2 因特网概述;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主机;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用户;;1.2.3 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 ;;1.3 因特网的组成 ;;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两种通信方式;1. ???户服务器方式;;客户软件和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2. 对等连接方式 ;对等连接方式的特点;;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比较日常生活中两种通信方式的异同: 电话系统 邮政系统 ;1.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更多的电话机互相连通;使用交换机;;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举例;电路交换举例;电路交换存在的问题;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期的产物。 由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 提出; 为了克服传统的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的电信网的缺点。;对新型网络的基本要求;分组交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