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生长监测与健康检查PPT
感 知 发 育 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是婴儿认识世界的开端 小儿视觉发育 听感知发育 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育 认 知 发 育 指获得和应用知识的心理过程 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或思维发展,大体经过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0-2岁):运用感知运动手段适应外部环境,认知格式是动作格式 运筹前(2-7岁):表象思维, 象征性认知格式 具体运筹(7-12岁):内化可逆动作,心理运筹 形式运筹(12-16岁):命题运筹 社会能力发展 社会能力包括自我意识、道德行为、社会角色、同伴关系等 道德行为的发展 性别角色社会化 同伴关系的发展 小儿神经精神发育程序 年 龄 粗动作及细动作 语 言 能 对人物的反应和行为 新生儿 全身无规律,不协调的动作,紧握拳 能嚎哭 铃声可使全身活动减少或哭声停止,有握持反射 2月 直立位及俯卧位能抬头 发出和谐的喉音 能微笑,两眼能随移动的人或物而转动 3月 仰卧位时能转为侧位,能用手摸东西 能伊呀发音 头部可随看到的物或听到的声音转动180度 测量方法: 被测者处于平静状态,两手自然平放或下垂,两眼平视 测量者立于其前方或右方 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经两肩胛骨下角下缘,经左侧面回至零点 取平静呼、吸气时的中间读数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予以纠正 严格掌握带尺的松紧度,软尺轻轻接触皮肤(1岁以下小儿皮下脂肪松厚者宜稍紧) 肩胛下角如触摸不到,可令受试者挺胸,触摸清楚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检测姿势 体位 3岁以下儿童卧位或立位 3岁以上小儿取立位 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0.1cm) 胸 围 2岁以上胸围未超过头围时属于胸廓发育差 小儿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推迟常见于营养较差、佝偻病、锻炼不够等 卤门及骨缝 衡量颅骨发育的标志 骨缝3-4月龄闭合;前卤出生时斜径1.5-2cm,范围0.6-3.6cm,1-1.5岁闭合;后囟生后6-8周内闭合 卤门早闭:除家族遗传外,常见于小头畸形 卤门晚闭:见于佝偻病、脑积水、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前囟饱满:颅内压增高 前囟凹陷:脱水、消瘦 脑积水 脑积水 牙 齿 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共20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5颗 婴儿4-10月乳牙开始萌出,12月未出视为异常 一般于2岁半以前乳牙出齐 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 牙 齿 恒牙共32颗,上下颌的左右侧各8颗 恒牙萌出的时间和次序:从6岁左右开始,在第二乳磨牙后方萌出第一恒磨牙(六龄齿) 6-8岁乳牙开始按萌出的顺序逐个脱落,代之以恒牙 注意六龄齿的保护 如何评价小儿体格发育情况 生长曲线法 标准对照法(WHO标准) 见教材98-100页 神 经 心 理 发 育 神经发育、反射发育、姿势发育、肌张力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 可通过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适应能力五方面来评价 神 经 发 育 神经系统和皮肤全部来源于外胚层 新生儿脑细胞的数量与成人相同,生后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主要是髓鞘化和神经网络的不断完善 反 射 发 育 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 浅表反射、深反射 原 始 反 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手把握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仰卧性紧张性迷路反射 交叉伸展反射 趾骨上伸反射 侧弯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即已存在,随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减弱、消失,一般3-4个月 立 直 反 射 颈立直反射 躯干立直反射 视性立直反射 落下伞反射 原始反射消失以后出现,7-12个月最明显,大部分终身存在,部分反射5岁时消失 平 衡 反 射 立直反射出现后不久开始出现,终生存在 坐位平衡反射 立位平衡反射 反射发育异常包括反射减弱或该存在的时期不存在;原始反射亢进和延迟消失(残存);立直、平衡反射出现延迟以及反射左右不对称等 姿 势 发 育 不同的月龄及阶段有不同的姿势,包括仰卧位、腹卧位、坐位、立位发育 3翻6坐9月爬,10月能站周岁走 小儿姿势发育规律 从上到下-头尾规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大到小 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 仰卧位发育过程 手眼口协调 腹卧位发育过程 坐位发育过程 立位发育过程 肌张力发育 硬度 摆动度 关节活动度(肩关节伸展度、手掌屈角、背屈角、腘角、股角) 正常小儿关节活动度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股角 40-80 70-110 100-140 130-150 腘角 80-100 90-12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