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讲课课件-精品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孝”要不损己身,不损父德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忧子女生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如果一个人出于一时愤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和亲人,做出非理性的行为,这难道不是一种糊涂吗? 曾子耘瓜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晳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三)“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最根本精神内容。 孔子以“仁”释“礼”,提出礼的主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的核心——要有秩序,各守本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年羹尧之死 雍正年间,年羹尧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为“一等公”。他自持有功,变得目中无人,骄傲自满。雍正二年十月第二次进京觐见,京城的王宫大臣都到郊外去迎接他,他竟然对这些同朝称臣的官员扫都没有扫一眼,骑着马就过去了。更加过分的是,他对雍正有时也很傲慢。有一次接到圣旨,本应摆香案下跪接旨,但他就随便伸手接过来就完事了,看完后就随手丢到一边,毫无人臣之礼。雍正三年三月,出现吉祥天象,群臣上表贺奏,年羹尧将“朝乾夕惕”误写成“夕惕朝乾”。从而导致杀身之祸。他之所以导致杀身之祸的本因恐怕不在于此吧。 颜渊死,颜路(1)请子之车以为之椁(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3)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4),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2)。非我也,夫(3)二三子也。” 伯牛是孔子的得意弟子,病危之际,孔子前往看视。按周礼,病人之床置北窗下,若有君王来看视,当移至南窗下,使君王得以南面视己。伯牛家人礼尊孔子,也将伯牛移居南窗下。孔子以自己不当受此重礼,所以未进入伯牛之室,而是站在南窗外,伸臂入内,与爱徒握手永诀。孔子此举,不仅是谦礼,也是以身作则,给弟子们做榜样。 情景探究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周游列国 问题四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 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 不适应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特征。 5、晚年岁月(68岁—73岁) (1)编定六经,勤于教学 (2)反对增加赋税 田赋问题,冉有请教,孔子不答,率鸣鼓而攻之 (3)西狩获麟 前481年,叔孙氏,鉏商,获麟, 春秋绝笔 (4)陈恒杀君,孔子请讨 陈恒杀齐简公;孔子沐浴请哀公讨伐,请三桓讨伐;不了了之 (5)悲伤连连,告别人世 67岁妻子卒; 70岁孔鲤亡 71岁颜回死; “天丧予!天丧予!” 72岁子路丧 晚年岁月 73岁,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为孔子服心丧之礼,不穿丧服而尽哀;三年期满才离开墓地。只有子贡在孔子的墓旁,结庐而居,住了六年才离去。 而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一些尊崇孔子的人,就在孔子的墓地附近建屋居住,传说当时有百余家。因此这个地方命名为“孔里”。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弟子 1、著名的弟子 (1) 颜回(颜渊) 山东人,少30岁,41亡,孔子最喜欢弟子。学问渊博,品德高尚,位列72贤之首。 孔子第一高徒后人尊称为“复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