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重点 1分子
教学重点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微粒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在不停地运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 - 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为了落实以上关于认识物质微粒性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要关注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图:
?
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环节一:联想质疑,为分子、原子概念学习创设情境
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教学情境的选择可以综合考虑化学史、生活情景素材以及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具体做法如下 : 古人在生活中发现的很多经验事实促进了他们的猜想,例如: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为什么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这种香味物质能看见吗?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猜想: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叫做“原子”,意思是这种粒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在德谟克里特提出他的猜想之后的 2000 多年中,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探索和实验。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家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1811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称为“分子”,而且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注意到人类在认识分子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猜测和想法,我们把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猜想”。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需要猜想。
以上教学情境的创设,利用学生联想质疑,从而建立宏观物质世界的感性认识与微观世界抽象思维之间的联系。
环节二:实验探究,形成和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该环节旨在以化学实验探究为依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线索,围绕问题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
如何来验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这种猜想呢?人们最开始应用的是传统化学实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 世纪末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高新技术手段也证实了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让我们亲身来体验一下吧!
教师演示实验 1:为什么 100mL 水 +100mL 酒精 200mL?
教师演示实验 2: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学生要学会观察、描述和说明以上两个实验现象, 感悟物质是由更小的物质构成,例如酒精由酒精蒸汽构成;物质是由小微粒构成,例如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微粒之间有间隙、微粒在不断运动。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真实存在吗?现在我们通过一些科学仪器,能够直接“观察”到分子。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 STM( 扫描隧道显微镜 ) 观察到的苯分子图像,犹如 人类由“暗处”抚摸物质。
分子有什么特征呢?分组实验:
以上实验现象和结论(略写)。
分子是最小的微粒吗?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例如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构成。说明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吗?举例说明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建立物质和微粒之间的关系。以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以及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这两个例子让学生感悟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环节三:交流思考总结提升,巩固和运用分子、原子的概念
该环节可以运用模型、动画、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分子、原子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球棍模型,同时在 PPT 中用动画加以展示:
请你从微观角度对氧气与氢气的反应进行解释。教师提示: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微粒,还要看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没有提供反应条件时,微粒之间运动时也会碰撞。提供反应条件时,微粒之间会发生变化,由约束态变为自由态,分子变了,发生了化学变化。
变式练习(略),将在本专题第三部分详细讲。
注意:模型的使用。本节课最重要的是依据化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科学猜想 到化学实验的证据线索,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念。实物模型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帮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但本节课最重要的是学生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就算给了分子、原子的球棍模型学生也很难树立微粒观,因此思维模型的建立更为重要,而思维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要循序渐进,贯穿于整个初三化学教学过程当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爆破密实石坝坝基试验分析.doc
- 熊孩子出没,请注意!!!——追忆暑期看电视的熊孩子们.doc
- 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同步练习.doc
- 烟台平面设计培训,设计师必读:设计十诫.doc
- 灶神老火锅—南京灶神老火锅.doc
-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策略.doc
- 物业管理师管理实务考试难点解析及试题测试.doc
- 牛顿运动定律习题(二).doc
- 牛津语法专项练习.doc
- 牛津英语7B_Unit_5-6_单元检测.doc
-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等4地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pdf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商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重庆市开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 云南省昆明仁泽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环境文本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
- 《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技术规范》.pdf
- 《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光声光谱法连续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pdf
- 《美丽城市建设数据分级分类规范》.pdf
- 《大数据优化区域空气质量模拟排放输入数据技术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