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文言实词虚词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高考文言实词虚词PPT

2013高考 之 文言文实词 一.考纲要求: ①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 ②在文中的含义 出现频率较高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120个常用实词 涉及: 通假 一字多义 古今异义 活用 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古今解释的差异判断, (注意对古今异义的考核) 2.代入原句试读检验,通顺就对,不通则错。 3.联想推断法:根据熟知的成语和文言语句来推想。 二.应试技巧: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横渡 达到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 …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1.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达到 B 绝:横渡 C贱:地位低 D? 雠: 同“仇”,仇恨 C B (2012浙江)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代入原句试读检验 考查其语境义 A (2010浙江)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尠(xiǎn)有屈焉 屈:屈辱 B、鸠率僧旅 鸠:聚合 C、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遗其珍物 遗:赠送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尠(xiǎn)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 ……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鸠:1.鸟,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2.聚集:~合(亦作“纠合”)。~集(亦作“纠集”)。 (2012湖南)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C B。“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 (2012湖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遗善为闾里传 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 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D 两个“为”均表被动 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 1.表祈使语气,“应该”; 2.代词,“它们” (2012湖南)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文中也找不到支持这一点的信息。 12湖南)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