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第四章 空气调节系统PPT
第一节 空气调节系统的分类; 1.1 空气调节的目的;舒适性空调:人体舒适、健康的环境
工艺性空调:生产工艺过程所要求的环境;舒适性空调的应用——原理对比:洁与脏?;舒适性空调的应用——原理对比:清与浊?;广义:获得满意的建筑室内空气环境的手段。
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管道和末端),被控对象(建筑空间)。
狭义:采用人工或机械的主动手段获得满意的建筑室内空气环境(不含被动手段)。
空气处理设备,输配系统(管道和末端)
更狭义:人工或机械的手段同时处理空气多个参数(温度、湿度、速度、辐射、空气质量等。;(2)四大主要组成部分:
空调空间;
空气输送和分配设备;
空气处理设备;
冷热源和自动控制设备。;中央冷气空调系统结构简图 ;空气调节的工作过程就是制冷系统和空气系统不断循环的过程。
( 1)蒸发器是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热量的装置。在蒸发器中,低压液态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 2)压缩机是提高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压力,使其在冷凝器中容易液化的装置。在压缩机中,蒸发后的低温低压蒸汽制冷剂被压缩到可以液化的高温高压蒸汽。
( 3)冷凝器是把压缩后的高温高压蒸汽制冷剂进行冷却液化的装置。在冷凝器中,把制冷剂从冷冻水回水摄取的汽化潜热和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热传递给冷却水,使制冷剂冷凝为高压液体
( 4)膨胀阀(或毛细管)是把冷凝后的液化制冷剂的压力降到能使其达到蒸发压力状态的装置。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或毛细管)降到低压制冷剂,以便使它能够在低压蒸发器中膨胀蒸发,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5)冷却塔是冷却循环水的装置。经过冷凝器的冷却水吸收了制冷剂的冷凝热而升温,为了使冷却水能循环使用,使它在流经冷却塔的过程中进行强制降温,然后返回冷凝器,从而完成冷却水的循环。
( 6)在完成上述制冷工作循环的同时,经蒸发器降温了的冷冻水进入空调箱,在其中把空气系统中的回风和新风冷却后送入风道至末端空调室,在空调室升温的空气进入回风道,经过部分减排后回到空调箱与新风一起再行冷却,从而完成空气循环。
周而复始,空气调节工作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环境;冷(热)源,风机,加热器(冷却器),过滤器,管道,风口等;+;+;1.4 空气调节系统分类;集中式空调系统: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全分散式空调系统:家用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1:冷却塔 2:制冷机组 3:冷冻水循环泵 4:新风入口防火阀 5:空调机 6:主回风管 7:回风口8:支回风管 9:散流器 10:房间 11:支送风管 12:主送风管 13:冷却水循环泵;1:新风入口 2:室内空气循环 3:风机盘管 4:支风管 5:房间 6:散流器 7:回风口 8:新风主风管9:冷冻水循环系统 10:冷冻水循环泵 11:制冷机组 12:防火阀 13:空气处理机组;全封闭系统 直流式系统 混合式系统 ;第二节 新风量的确定和空气平衡;一般只使用其中的部分功能段;组合式空调机组;集中式空调系统;(1)?? 概念;Gs;(3)一次回风式空调系统; 从空调系统的热平衡角度分析:
Q0=制冷设备承担的冷量=G (iC-iL) ;
Q1=室内冷负荷=G(iN-iO) ;
Q2=新风负荷=G(iO-iL) ;
Q3=再热负荷=GW(iW-iN)= G(iC-iN) 。
Q0= Q1+ Q2+ Q3
从焓湿图上分析与从系统热平衡角度分析,设备承担的冷量构成是相同的。 ;前提:冬夏季节送风量相同,湿负荷相同,有:dO’=dN- W /GS;原因:新风量比较大或者室外空气温度太低
混合点C的焓低于iL
措施:新风预热Wo Wo’
加热混合点C’ C
喷淋加热、加湿
W’+N C’ C
预热量:;(7)夏季、冬季室内参数不同的一次回风系统;二、 二次回风式空调系统;(1)概念;(3)?夏季空气处理过程i-d图的表示;N;N;N;因为N,O,L点和GS不变,因此GH2,G1不变
GX=GS*m
GH1=G1-GX
C’点可确定
加湿量:G1*(dL-dC’)
加热量:GS*(iO’-iO); 第一次混合:
GW/(G1+GW)=(IN-IL)/(IN-IW1)
(其中IL=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