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疔疮
一、概述
定义:疔疮是外科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脚坚硬如钉。
好发部位:面部和手指端。
病理改变: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病机:
恣食膏梁厚味、醇酒辛辣,脏腑火毒积热结聚
感受火热之邪、昆虫叮咬、抓破皮肤,复经感染毒邪,蕴蒸肌肤,以致火热之毒结聚于肌肤,经络气血凝滞。
二、临床表现
以患处皮肤突然出现粟米样红疖,根深坚硬,状如钉头且红肿热痛为主症。常伴有恶寒、发热、口渴、便干、溲赤等症状。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以督脉的腧穴
为主,以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身柱、灵台、合谷、委中
方义:身柱、灵台—泻阳经郁热火邪,是治
疗疔疮的经验效穴
加减:火毒炽盛:曲池、大椎、曲泽;火毒入营:刺郄穴出血;唇疔:隐白、商阳、内庭;托盘疔:内关、郄门、阴郄;手指蛇头疔:二间。
操作:刺血为主;可加拔火罐,或隔蒜灸。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挑治:背部肩胛区丘疹样阳性反应点3-5个,用三棱针刺破表皮,挑断白色纤维,使出血3-4滴。
2、耳针:神门、肾上腺、枕、疔疮相应部位。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
一、概述
定义:是病毒引起的急性腮腺非化脓性传染
病,以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
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病因病机:时行温热疫毒之气或外感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挟痰火壅阻少阳、阳明之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所致。
二、临床表现
前驱期:1-2周。常有发热、倦怠、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呕吐,头痛、结合膜炎、咽炎等。多数患者可无前驱期,以耳下部肿、痛为最早症状。
腮肿期:腮肿一般为单侧发病,少数也可累及对侧或两侧同时发病。肿胀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2~3日达高峰,局部疼痛,张口或咀嚼时更明显,表面灼热,颊内腮腺管口可见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亦先后受累。腮腺肿胀4~5日后减退,全病程约1~2周。
二、临床表现
辨证分型:
热毒袭表:伴有表证。
火毒蕴结:伴有壮热、头痛、烦躁、咽喉
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热毒攻心:高热、烦躁不安、神疲嗜睡,
颈项僵直,甚则神昏不语
毒邪下注:男性睾丸肿痛,女性少腹痛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以手足少阳、
阳明经腧穴为主。只针不灸,泻法。
处方: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内庭、
足临泣
方义:
加减:热毒袭表:中渚、关冲;火毒蕴结:大椎、曲池;热毒攻心:百会、水沟;毒邪下注:太冲、大敦、归来。
操作:大椎、关冲、百会等穴可点刺出血。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皮肤针:
2、灯火灸:角孙穴。
3、耳针:腮腺、面颊、皮质下、相应区域压
痛点。
4、穴位注射:穴位如上。
药物:2%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注射液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初期清热散结、通乳消肿,成脓期泻热解毒、
通乳透脓,均以针刺为主,泻法;溃脓期补益
气血、调和营卫,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膻中、乳根、期门、肩井
方义:肩井 —治疗乳痈的经验效穴
加减:气滞热壅:合谷、太冲、曲池;热毒炽盛:内庭、大椎;正虚邪恋:胃俞、足三里、三阴交;乳房胀痛甚者:少泽、足临泣;恶寒、发热:合谷、外关、曲池;烦躁、口苦:行间、内关。
操作:膻中向患侧乳房横刺;乳根向上刺入乳房底部 。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挑治:肩胛骨下部或脊柱两旁找压之不褪
色的瘀血点,用三棱针挑破,使之
出血少许。若背部瘀血点不明显,
可在患侧膏肓穴上2横指处挑治。
2、刺络拔罐:初期取大椎、第4胸椎夹脊、
乳根(患侧)
3、耳针:胸、内分泌、肾上腺、胸椎
4、穴位注射:穴位同上。
药物:维生素B1 、B12注射液
第四节 乳腺增生病
一、概述
定义: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要特点的内分
泌障碍性疾病。
在20-45岁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30%。
神经、免疫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机体各种内分泌激素的失衡。目前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催乳素升高也是引起乳腺增生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草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标准)选择性必修一Unit1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docx VIP
-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pdf VIP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全套PPT课件.pptx
- 单证员考试试题.pdf VIP
- 地面空压机安装技术措施.docx VIP
- 工程建设法规的案例.ppt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