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示踪技术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 齐孟文 第16章.示踪技术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 病原微生物的标记 1.1直接法 通过标记培养基而标记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将适合的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加入培养基,然后接种病原微生物, 通过培养使其摄取放射性而获得标记,该法仅限于非专性寄生微生物的标记。 方法要点 培养基 适合的普通培养基。 标记核素 常用14C、32P、35S,如14C-葡萄糖,14C-蔗糖, 32P -KH2PO4。 放射性活度 MBq/ml的范围 为了避免刮取菌落时被放射性培养基粘污可用双层培养法。 平板培养时,先在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上接种培养,待菌落铺满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非放射性培养基,经过一段时间,菌絲将透过上层培养基,这样获得的标记菌落,可避免放射性培养基污染。 1.2 间接法 对专性寄生菌,如锈菌,白粉菌,病毒等应 先标记寄主,通过寄生关系使病原微生物得到标 记。 1)寄主植物 先标记后接种,用一般植物标记 法进行标记,干组织应具有0.37 ?104 3.7 ?104 Bq/ml。 2)寄主真菌 如以真菌为食料的线虫体,先培养 并标记交链孢霉菌,取得标记的孢霉菌后,在其体上接种线虫体进行标记。 3)寄主细菌 通过标记细菌使其专性寄生噬菌体得到标记。先标记细菌, 洗去放射性粘污,配成放射性菌液,然后接种噬菌斑,经培养止混浊悬浮液变清,表明细菌已几乎被吞食,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可获得纯的标记噬菌体。 1.3标记检测 制备的标记病原微生物可用于病原微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病害侵染规律、致病机理等方面研究。在应用前要洗净表面的放射性粘污和测定其浓度或比活度。 1)洗涤 一般采用徒手振荡,减压抽滤或离心洗涤法,洗至下洗液无明显放射性或接近本底为止。 2)测定 32P标记的真菌,可用固型闪烁倍杯法测量,14C-标记的真菌、线虫、细菌等病原生物,可取其悬浮液,用液闪测量,感病生物的患病部位,可用相应制样法制备样品并测量。 § 2 病害侵染途经的研究 探明病害的侵染途经可为制定防冶措施提供依据。通过一定方法接种病菌后,定时对客体进行空间取样检测或进行自显影,便可确定病菌的侵染途经、过程及规律。 2.1 土壤病害侵染途经 土传病害,主要由真菌或线虫引起。进行研究时,病原微生物常用直接拌土壤法,或制成菌液或孢子悬浮液浇灌植株周围土壤的方法引进,使其繁殖达到侵染的目的,然后定期对植珠取样进行放射测定或自显影,判明示踪菌的侵染途经及其在寄主中的分布。 3.1检测的一般程序 ? 1)试剂制备 培养病原菌 免疫 标记 普通 杂交瘤 标记抗原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PcAb) (McAb) 标记 标记抗体 2)样品制备 植物试样经匀浆或液氮冷冻研磨用缓冲液提取,上清液用于测试。 3)测试程序 测定可采用基于饱和竞争结合的放射免疫(RIA)或免疫放射分析。 固相载体(聚乙烯) 包被抗体(包被液) (V.T.t) 拍干洗涤(洗涤液) 封板(封闭液) 加入样品或标准+抗原*(反应液) 温浴 (T.t) 洗涤 (洗涤液) 测量B ,B/B。=f(Ag):Ag=f-1 ( B/B。)。 3.2应用举例 序号 检测对象 方法 作者 年代 1 水稻白叶枯病菌 RIA 董以德 1981 2 水稻矮缩病毒 IRMA 金子渔 1986 3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25I-A蛋白 王公金 1990 4 小麦花叶病毒 ELISA 刘常宏 1995 5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ELISA 陆字融 1995 6 香蕉束顶病毒 ELISA 范国成 1999 7 玉米种子携带的MDMV ELISA 马占鸿 1997 8 葡萄扇叶病毒 ELISA 谷洪包 1994 §4病理学研究的相关技术 阐明病源微生物与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