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水稻害虫∮、2钻虫26演示课件.pptVIP

第八章水稻害虫∮、2钻虫26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水稻害虫;第一节 概述;食根性害虫——稻根叶甲、稻象 甲; 潜叶性害虫——铁甲虫幼虫; 食种性害虫——稻水蝇和稻摇蚊; 形成虫瘿——稻瘿蚊。(幼虫侵入生长点,使生长点不能发育,受害秧苗,初期瘤状不明显,中期基部彭大,称大肚秧,愈合的叶鞘后期成管状伸出,称标葱。);第二节 钻蛀性害虫;2、分布 三化螟 国外: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 国内: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的重要害虫,特别是沿海、沿江地区。北界为山东烟台附近(38oN)。 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是我国影响水稻生产的最大害虫,但自70年代迁飞性害虫种群发展后,为害逐年下降为次要地位,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在苏南稻区种群几乎绝迹。80年代中期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有回升,为害程度日趋严重,又成为水稻生产上发生量较大的钻蛀性害虫,但日前田间很难找到。;二化螟 国外: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稻区(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 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克山县),南抵海南省,东自台湾,西至陕西、甘肃东部和四川、云南等省。 解放初期,曾经是我国广大稻区发生严重的稻虫,后由于水稻改制和品种类型的变化,曾出现几度起伏,但自70年代中期之后,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在江淮稻区,以种植杂交中稻为主的稻麦两熟区,二化螟已上升为稻螟中的优势种群。目前,有些地区重,有些地区轻。 大螟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产稻国家。 国内:分布北限为陕西周至、河南信阳、安徽合肥、江苏淮安(34oN一线)。 50-60年代,仅在稻田边零星发生,随着水稻栽培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双季稻区推广杂交稻以后,发生数量上升,90年代中、后期种群上升较快,为害加重,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二化螟;(二)世代与生活史 1、年发生代数 国内:1-5代。 东北中部和内蒙中南部:1-2代; 黄淮流域:2代; 长江流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及浙江北部:2-3代; 浙江和湖北中南部、江西、湖南等地:3-4代; 福建南部、广西中南部、广东:4代; 海南:5代。 同一地区,发生代数和发生时期除受海拔高度影响外,还与水稻栽培制度和品种类型密切相关。;4、卵 (1)、卵块 一层,呈鱼鳞状排列,长椭圆形,表面无绒毛,上盖有透明胶质。 (2)、卵量 每♀产2-3块,40-60粒/块。 5、幼虫 龄期:多数6龄,少数7龄。 侵入:蚁螟→聚集在叶鞘内侧为害→2龄以后→分散→入侵茎杆。;转株:食料不足; 天气干燥缺水、稻株生长受阻。 如单季糯稻、粳稻茎杆粗壮,食料丰富,被害株内常有成长幼虫7~8头,也不甚分散转移为害。 6、蛹 越冬代:越冬幼虫在稻桩、稻草、夏熟作物的茎秆化蛹。 其它代:幼虫老熟后,在茎秆内(茎杆粗)或叶鞘内侧(茎杆细)化蛹。 化蛹的部位:近水面。可进行深水灭蛹。;(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气候因素 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23-26℃,相对湿度为85%-100%。 2、耕作制度 单纯改向复杂,种群随之趋向凋落; 复杂改为单纯,则相对地利于二化螟的发生。 3、水稻品种 受害程度—— 籼稻>粳稻; ;有芒稻>无芒稻; 叶片长而宽、高秆、分蘖多的品种>叶片狭而短、矮秆、分蘖中等的品种; 茎秆表面光滑,茎粗而组织疏松的品种>较茎秆坚硬、维管束排列密集、茎腔直径小的品种; 杂交稻>常规稻; 水稻体内淀粉含量高,米粒带香味的稻种>其它; 稻株细胞中含草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物质多的品种,则具有抗螟性。;4、栽培管理 偏施氮肥,植株生长旺盛,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还能使虫体增重,提高繁殖势能,使为害加重; 浅水勤灌,稻苗生长健壮,幼虫转株为害少,相应能减轻为害程度,如果田间脱水干裂,可促使幼虫转株为害,从而加重为害程度。 5、天敌 卵寄生蜂最重要——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 幼虫和蛹——有多种姬蜂、寄生蝇和线虫等; 越冬幼虫——白僵菌和黄僵菌。 ;(八)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清除越冬虫源 拾毁稻桩,铲除茭白残株,用作沤肥。 (2)及时收割,耕翻灌水 双季前作稻要随割随挑,收割后及时耕翻灌水,防止幼虫转移为害后季稻。 (3)深水灭蛹、虫 在1代幼虫化蛹初期,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先放干田水2-3d或灌浅水,降低化蛹部位,然后灌10-15cm深水,保持3-4d,可使蛹窒息而死;2代二化螟幼虫1-2龄期,当其群集叶鞘为害时,灌深水淹没叶鞘2-3d,也可将低龄幼虫杀死。 (4)培育转基因水稻 转CpTI单价基因水稻——明恢86CpTI; 转CpTI+Bt双价基因水稻——明恢86CpTI+Bt。;2、化学防治 (1)防治策略 “狠治1代,决战2代”。(江苏) (2)防治适期 防治一代以早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