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演示课件.pptVIP

第十章农作物害虫小麦害虫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害习性和部位 二叉蚜喜干旱、畏光照、不耐氮素肥料,故发生在瘠薄麦田和麦株下部及叶片背面,喜集中在苗期阶段为害。 长管蚜喜光照,喜湿,较耐氮肥,故分布在肥沃麦田和植株的上部及叶片正面。喜好集中穗部为害。 禾缢管蚜 畏光喜湿,嗜食茎杆和叶鞘,故多分布于下部叶鞘和茎杆上在麦丛中部的小穗上也有分布。 1、气候 麦蚜对温湿度的要求因种类而不同。 ①温度 麦二叉蚜最耐低温,卵在3℃左右开始发育,约5℃孵化,13℃可产生有翅蚜。最适温区15~22℃,超过33℃则生育受阻。 麦长管蚜不耐高温和低温,适温范围为12~20℃,8℃以下活动甚少,28℃以上生育停滞。 禾缢管蚜最耐高温,30℃左右发育最快,但不太耐低温,1月份平均温度-2℃的地区不能越冬 。 五、麦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②湿度 麦二叉蚜最喜干燥,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5~67%,大发生地带分布在年降雨量250~500mm的地区;麦长管蚜耐湿范围略广,相对湿度为40~70%,适宜发生区为年降雨量为500~750mm的地带,或年降雨量超过1000mm,但小麦生育阶段雨量较少时也能成灾。禾谷缢管蚜既怕湿又不耐干,在年降雨量250mm以下的地区不致严重发生。 ③风雨 降雨除直接影响大气湿度而间接影响蚜量消长外,暴风雨对麦蚜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是损伤蚜虫口器,淹溺及泥土粘连,使蚜虫死亡。 2、栽培管理 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基数大,为害重。 晚熟品种穗期受害比早熟品种重。 麦二叉蚜在缺氮素营养的田块发生重,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在肥田、通风不良的麦田发生重。 品种受害程度取决于有无芒等条件,一般有芒品种发生重。 3、天敌 麦蚜天敌常见有50余种,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天敌是影响麦蚜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天敌 1、瓢虫类,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异色瓢虫 2、食蚜蝇类,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 3、蜘蛛类,T纹狼蛛、草间小黑蛛、黑腹狼蛛 4、草蛉类,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 5、蚜茧蜂类,菜蚜茧蜂、燕麦蚜茧蜂等 6、另外,寄生性螨类和蚜霉菌。 天敌对麦蚜的追随现象十分明显。控制作用较强。 龟纹瓢虫 七星瓢虫 异 色 瓢 虫 食蚜蝇 大草蛉 僵 蚜 新蚜虫疬霉感染蚜虫 黑腹狼蛛 六、测报: 没有统一的方法,一般通过系统调查,指导防治 (一)方法: 系统调查:从小麦出苗后,5点取样,每点一尺(33厘 米)麦垄,5天一次,记载蚜量及天敌数量,拔节后改成以 株为单位。 (二)防治指标: 二叉蚜:秋苗10头/百株,有蚜株率5% 春季100头/百株,有蚜株率达30% 长管蚜:有蚜株率50% 200头/百株 天敌和蚜虫比:1:150—不防治;1:200—观察挑 治;1:200以上—防治 七、 综合治理: (一)指导思想、策略: 在黄矮病流行区,应提倡苗期防治,治病先治虫。在非 黄矮病流行区,一般应在穗期防治。 (二)方法: 1. 农业防治: (1)合理的作物布局 (2)控制和改变麦田生态 (3)推广抗虫品种 2. 保护和充分利用天敌 3. 化学防治: (1)拌种:高巧 种子重量0.2——0.4%加水10斤,50%快胜种子重量1%加活性炭拌种效果更好。 (2)撒毒土(沙) 0.1斤40%乐果兑土30斤防治一亩地效果好。但要结合浇水。 (3)喷雾: 50%抗蚜威 4000倍 50%辛硫磷 1000倍 70%高巧可湿性粉剂 4000——6000倍 溴氰菊酯类3500倍 10%吡虫啉 2500倍——3000倍 1.8 %阿维菌素2500倍 低温低效(上打下死,正打反死) 200万菌/毫升 杀蚜霉素 1500——2000倍 麦 蜘 蛛 我省为害小麦的有两种: 麦圆蜘蛛:叶爪螨科,爪中有刷状垫,有生殖吸盘 拉丁名:Penthaleus major 麦长腿蜘蛛:叶螨科,第一对足跗节有2对粘毛,无吸盘 拉丁名:Petrobia latens 一、分布与为害: (一)两种麦蜘蛛在国外主要分布与美洲等在国内: 麦圆:北纬29—37°以水浇地及低洼地的麦田发生严重,旱地发生轻。 麦长:为偏北发生种,主要发生在北纬34—37°之间的地区,尤以黄河北的浅山旱地和丘陵区发生较普遍。 故我省苏北为两种麦蜘蛛的混发区。 (二)寄主危害 1. 麦圆蜘蛛:小麦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