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与《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论析.docVIP

《茶馆》与《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论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馆》与《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论析

《茶馆》与《屈原》之戏剧美学比较论析   关键词: 《茶馆》; 《屈原》;戏剧美学;比较   摘要: 《屈原》和《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双璧,双璧生辉,光照中外剧坛。它们在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结构形式、语言艺术等方面,为后代戏剧创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典范式。从历史与现实、情感与人物、结构与冲突等方面,比较论析《茶馆》和《屈原》之戏剧美学特征,揭示这两部戏剧经典的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 I 207.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03029908   Key words: Teahouse; Qu Yuan;dramatic aesthetics; compare   Abstract: Its commonly acknowledged that Qu Yuan created by Guo Moruo and Teahouse by Lao She are two outstanding plays in modern Chinese drama history.They provide the classic paradigm for drama creation afterwards in the aspects of subject matter,theme,character,dramatic structure and language art.Compare the drama aesthetic features of Teahouse and Qu Yu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reality,emotion and character,structure and conflict etc.,so as to show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se two drama classics.   郭沫若和老舍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而《屈原》和《茶馆》则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双璧,双璧生辉,光照中外剧坛。它们在戏剧的题材、主题、人物、结构形式、语言艺术等方面,为后代戏剧创作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经典范式。本文从历史与现实、情感与人物、结构与冲突等方面,比较论析《茶馆》和《屈原》之相同或相异的戏剧美学特征,以此显示这两部戏剧经典的艺术价值。   一、 历史与现实性   谈到戏剧创作,郭沫若是以历史剧创作为主,老舍则以现实题材的剧作为主。《屈原》是郭沫若的最著名的历史剧。老舍的《茶馆》算不算历史剧呢?按照郭沫若的解释:“只要是用历史的题材写的剧本,就可以叫做历史剧”[1]296。《茶馆》是用历史题材写成的剧本,自然也是历史剧。虽然《茶馆》和《屈原》同是历史剧,但它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则体现出两位剧作家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   老舍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剧的专论, 但从他的《文学概论讲义》对戏剧的审美认知上,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历史剧讨论前后所发表的演讲和论文中,可以看出他的史剧观是以“真实”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老舍认为“中国的戏剧差不多是取材于历史的”[2]146,而取材于历史,写历史的重要处“多在于表现真实,而真实是多于生命的”,“戏剧总是表现人生真实的,而不是只表现一些日常的事实”[2]147。写历史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历史是历史,我们若忠实于历史,便很难找到恰足以影射现今的故事。若在故事中更添上原?硭?没有的,使月下老人提倡婚姻自由,或叫王昭君去团结少数民族,就都成了笑话”[3]255。可见“真实”是其历史剧创作最核心的审美观念。按照这样的戏剧美学观念来审视《茶馆》,那么《茶馆》的确达到了历史真实与现实真实的统一。   《茶馆》共三幕,“叙述了三个时代的茶馆生活,头一幕说的是戊戌政变那一年的事”,“那时候的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侵略势力越来越大,弄得农村破产,卖儿卖女”[4]470。第一幕叙述的大事件是通过??太监的台词:“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就宣告了“中国光绪年间现代政治改革的第一次尝试,结果以失败告终”[5]666。戊戌政变失败这一历史大事件真实地告诉了读者和观众。这一幕所有的剧情,也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一群地痞流氓恶棍为争一只鸽子打群架;乡下农妇卖女儿,人的命运还不如一只鸽子值钱;善扑营当差的、特务们横行霸道,到茶馆打人、砸东西;吃洋饭信洋教的马五爷以镇住二德子而彰显洋人威风;社会腐败到了连??太监都出钱娶老婆的地步;常四爷因讲了一句“大清国要完了”的话被特务抓捕;秦仲义“讲维新”要办工厂却遭到??太监的反讽;最精明能干的茶馆老板王利发已感到了生意的“危机”重重。你看“头一幕说的是戊戌政变那一年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