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早55”大白菜新品种通过国家鉴定 等
“秋早55”大白菜新品种通过国家鉴定 等
新品展台
“秋早55”大白菜新品种通过国家鉴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选育的“秋早55”大白菜新品种,前不久顺利通过了国家鉴定。
该品种是以纯合稳定的高代自交不亲和优系99-YS14为母本,高代自交系98-YS8为父本杂交配制的早熟、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具有株型紧凑、大小适中、商品性好、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早熟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抗逆性好等特点。
玉米新品种在湖北问世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玉米研究室徐尚忠教授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华玉5号”,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晚熟,出籽率86%,粗淀粉含量高达77.07%,达到国家淀粉品种一级标准,抗玉米大、小斑病,抗青枯病、锈病、纹枯病,抗倒伏,667平方米产量达500~600公斤。(湖北 张红兵)
河北选育成功红小豆新品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红小豆新品种“冀红8937”,前不久通过了国家新品种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该品种百粒重15.9克,粗蛋白含量22.27%,粗淀粉含量52.11%,抗倒伏,抗病毒病、叶斑病和白粉病,667平方米产量为140公斤左右。
穗丰3号菜豆在广州问世
广州市农科所选育的菜豆新品种“穗丰3号”,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早熟,春植从播种至初收65~70天,秋植播种至初收45~50天,可延续采收15~25天。植株蔓生,生势强,主蔓结荚为主,4~6节着生花序,花白色,每花序结荚3~6条,荚绿色,长扁圆条形,荚长约17厘米,荚形指数1.19,单荚重12克。荚型整齐、美观,结荚多,纤维少,品质好。种子肾形,白色。田间表现对锈病、白粉病、炭疽病感染较轻,耐热性强,耐涝性和耐寒性较强,耐储运。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987.9公斤。
西瓜新品种通过审定
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有子西瓜新品种“鑫冠”,前不久通过了广西品种审定。
该品种果实生育期春播平均29天,秋播也平均29天。植株长势中强,不易早衰,抗病性中强,分枝多。易坐果,果实商品率93.6%,平均单果重2.96公斤,果实长椭圆形,表皮绿色布深绿条带,果皮1.0厘米,果肉大红色,中心糖度平均为11.4,剖面好,口感风味好,果皮硬韧,耐储运。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1895.4公斤。
水稻新品种“常优2号”问世
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常优2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结实率达90%左右,米质好,稻米适口性好,抗白叶枯病、稻瘟病,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超700公斤。
芝麻新品种通过审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中芝14”,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84.4天,千粒重2.77克,粗脂肪含量56.12%,粗蛋白含量20.43%。种皮纯白,外观品质好。抗茎点枯病强于鄂芝2号,抗枯萎病比鄂芝2号略差。两年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63.16公斤。
油菜新品种选育成功
安徽省滁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制而成的杂交油菜组合“皖油27号”,前不久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全生育期236天左右。抗倒性较好,耐寒性较好,抗菌核病。经测定,芥酸含量0.16%,每克饼硫甙含量为23.17微摩尔,粗脂肪42.83%。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171.08公斤。
花生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花生新品种“开农白2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属特用类型,全生育期125天左右。百果重177.9克,饱果率62.3%,百仁重69.4克,出仁率62.1%。粗蛋白质23.25%,粗脂肪53.01%,油酸35.8%,亚油酸38.2%。高抗花生网斑病、叶斑病、病毒病。平均667平方米产荚果252.1公斤,籽仁167.0公斤。(河南 王军)
新科巡礼
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获奖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建设及其应用”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利用该技术体系获得的转基因材料,通过与育种单位的广泛合作和转基因材料的发放,育成了各种类型转基因棉花新品种32个,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市场占有率由1998年的5%上升到2004年的62%左右,累计推广面积达409.62万公顷。
安息茴香油高效高品质萃取技术通过鉴定
中国农业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