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领导干部怎样做好群众工作.docVIP

[调研报告]领导干部怎样做好群众工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调研报告]领导干部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领导干部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市委号召领导干部回乡开展群众工作,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既是职责和使命,也是挑战和考验。 一组鲜活的镜头,带给我们震撼和敬意 之一:时近年关,在诺水河镇小骡马村,当地老百姓把木炭烧得红红的,把我们待若贵宾,和我们共话家常。“没有想到党委、政府把我们普通老百姓看得那么重,替我们想得那么周到,主动为我们修路、治水,寻找致富门路,让我们老百姓不知道说啥好”。憨厚的村支书李朝海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该村是通江最北部的高寒贫困村,曾经1000元钱的电杆抬上山成本要1万元,1000元钱的生猪抬下山成本要500元,几乎与世隔绝。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干部群众同吃同住,把干粮、铁罐背到路边,冰天雪地,连续奋战,打通30多公里“天路”。第一次看见公路修到家门口,第一次看到汽车驶进深山里,当地群众热泪长流,连声感谢共产党。 除了贫困和闭塞,他们的纯朴和真挚充分体现对党的热爱,对政府的信任,对基层干部的认可。 之二:在海拔2000米的空山乡中坝村,我们走进杨朝怀老人家里,老太婆忙不迭地端茶递水,老太爷颤巍巍地从里屋端出瓜子、糖果、水果,硬要我们都尝一尝,待送完一遍,老人才发现梨子因放得太久几乎都烂掉了,一时间,老人家带着特别愧疚、特别惋惜的神情连声道歉。 这份愧疚和惋惜,饱含真挚的心意,珍藏的是对干部的真情和信任,关心和期望。 交流需要接近,理解需要真心,信任需要付出,看似简单的道理,实践起来却特别艰难;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往往跑题。 一道严肃的考题,促使我们自励和反思 群众工作是党的根本工作。市委仲彬书记告诫我们,要“永远为了人民,迎接赶考”,对于广大党的基层干部来说,做好群众工作这道考题,既是永恒的,也是严肃的。怎样才能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怎样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现实当中,很多人其实答不好这道题: 有的是不知道怎样走进群众。一些年轻同志,长期远离基层,往往书本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缺乏,不了解农村实际,不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不知道怎么知民情、解民忧,不知道怎么抓发展、帮民富。也有一些老同志,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政策不了解,老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熟悉,赶不上时代的要求,也就远离了农村实际。所以他们做起群众工作来,不是以理服人,而是强迫命令,硬性推进;对待不同意见不是以理相待,而是强词夺理,压制报复。本来很好解决的事情变得复杂化,本应避免的矛盾出现扩大化,导致工作难于开展,事业难于推进。对这样的干部,群众是无法消除距离感的。 有的是不愿走近群众。一些干部群众观念和宗旨观念发生了偏差,有的干部带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怕麻烦,怕吃苦,不想做群众工作;有的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态度冰冷、生硬,把为民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群众看成是“刁民”;有些干部喜欢摆花架子,做面子工程,对群众具体困难和问题,不是真心对待,而是虚情应付,敷衍了事。对这样的干部,群众是不会满意的。 有的是不敢走近群众。还有一少部分干部,时刻关注个人利益,在乎个人荣辱,早就丧失了群众的信任,他们已经害怕群众的批评和质问,害怕群众的舆论和评价,害怕群众上访,不敢接近群众;与群众的关系也非常僵硬,甚至得不到群众的谅解。对这样的干部,群众是非常憎恶的。 因为这些现象,久而久之,在一些地方,领导威信降低了,干群关系淡漠了,甚至动辄发生矛盾,产生对立情绪,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从而对事业造成危害,对发展造成阻碍,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这些现象,值得每一位基层工作者高度重视,深刻反思。 一份满意的答卷,需要我们真心换真情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敬爱的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网络在线交流中,他饱含深情地说道:“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要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总理对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的真情,在群众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对于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既是鞭策,也是鼓励。如果我们每一位领导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也会日益密切。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带着真情走近群众。感情决定立场,决定价值取向,决定工作力度。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