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找寻古蜀人的国家矿场
找寻古蜀人的国家矿场
1986年,三星堆的两个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珍贵青铜器――寄托着蜀人“千里眼,顺风耳”梦想的纵目大面具,静默庄严、身份尊贵的青铜人头像,代表着古蜀国大巫师的青铜大立人等,它们向世人展示着古蜀人神秘莫测与天马行空的幻想。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亦出土了成百上千件青铜器,无论从样式还是风格,皆与三星堆一脉相承,两个古国的工匠就像一个师父收的两个门徒一样,流传着同一派青铜铸造手艺。
铸造青铜器得先将铜矿熔化,引入陶范,待到铜液冷却后成器,这个过程,往往要产生大量炭渣、铜渣,安阳殷墟出土过数百件青铜器,附近就发现了大量作坊遗址。然而迄今为止,三星堆遗址却没有类似发现,现在的成都平原不产铜矿,古蜀国的国家矿场又会在哪里?
带着问号,我们走上了探访古蜀国国家矿场的路。
龙门山,离他们最近的铜矿场
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的冶炼,有一个大概比例,比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486件青铜器,重约2吨,需铜矿石8吨;湖北东周曾侯乙墓出土了4800余件青铜器,总重量超过了10吨,需要铜矿百余吨。三星堆两个祭祀坑出土青铜器大约1吨,要耗费铜矿4吨左右。金沙遗址的众多青铜器,需要的铜矿自然也不在少数。
然而,中国已发现的古铜矿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西、安徽等省,此外,云南会泽、东川铜矿亦颇为有名。成都平原并不产铜,广汉更是掘地一米多即可见水,根本无矿可采,那么,铸造三星堆、金沙古国青铜器的铜矿究竟来自何方?
也有学者提出了来自四川荥经、云南会泽两种观点,成都理工大学刘兴诗教授始终坚持龙门山。理由很简单:龙门山脉就有铜,古蜀人为何还要舍近求远跑到云南去呢?
龙门山脉位于成都平原西北方,北起川甘陕交界的摩天岭,南至都江堰茶坪山,是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天然界限,数千年前,羌人大禹正是从这里走向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王朝夏朝,其得名正是纪念大禹“凿龙门,铸九鼎,治水患”的不朽功勋。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曾不吝赞美之词:“其宝则有璧玉、金、银、珠、铜……”可见至少在晋代,龙门山的铜矿已经闻名蜀中了。迄今为止,在三星堆、金沙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美玉、黄金、珠宝琳琅满目,青铜更是其中最具想象力的瑰宝,三星堆、金沙有什么,似乎总能在龙门山找到原料。
2007年初秋的一个清晨,我与刘兴诗从彭州拐进宝山村,村口,有个穿着土黄色夹克、手里拎着柴刀、电筒的中年人一直张望着来来往往的车辆,他叫岳新和,是村委派给我们领路的老矿工。自上世纪70年代始,宝山村就在龙门山开采铜矿,村里的中年男子大多在矿上做过几年工,闭上眼睛都能在山里找到矿洞。岳新和说,自打采矿队进了龙门山,常常在山上看到一些废弃的古铜矿,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不上这些铜矿的年代,只是相传早在汉代,祖先就在山上采矿了。夏天的黄昏,他们经常钻到古铜矿的洞口纳凉,风从树林掠下来,夕阳就消失在龙门山一个个山头。
从宝山村到龙门山的这段盘山公路,当地人称为“铜厂坡”,是村委会为运铜矿专门修的一条卵石路,宽不足两米,由于过去通行的是运矿卡车,路的两侧留下了深深的车辙,中间倒是高出一截,面包车开过去,不时能听到“砰、砰”撞击底盘的声响,由于路况实在太差,同行的两辆轿车不得不在中途打道回府。
一座两层的小木楼立在半山腰,青苔早已爬上了屋顶,一口直径约2米的大水池显得阴邃无比,阳光从树叶的间隙穿透下来,大山中的尘埃在阳光下肆意地舞动着身体。这里曾是矿工的宿舍,每天清晨,在大广播鼓动性的音乐声中,岳新和与同乡提着锤子、箩筐往山里走,从小木楼步行到矿场,大约要走上半个时辰。
岳新和冲着房子吼了两声,一只受到惊吓的松鼠从房梁蹿下来,迅速消失在大山之中。
古矿洞,柏灌王迁徙路上的最大发现
过了小木楼,连面包车都难再往上了,只能下车步行。岳新和在前面挥舞柴刀,砍掉树枝,勉强开出一条小道。越过几条山沟,隐约能看到半山腰上遮天蔽日的树枝挡住的洞口,洞口的石块早已斑驳不堪,在阳光下暴露着岁月的流痕。
四川古代历史上曾经有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位蜀王,蜀王柏灌上承蚕丛、下启鱼凫,然而,在《华阳国志》、《蜀王本纪》等史料中,他的生平却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记载,堪称千古之谜。
根据气候学的研究,大约在4500年前,整个世界出现了一次灾变天气,岷江河谷附近的贡嘎山、四姑娘山的冰川开始活动,天气变得寒冷,无法种植庄稼,生活在这里的古蜀族吹响了迁徙的号角。在此过程中,柏灌取代蚕丛,成为第二代蜀王,此时的蜀人尚在漫漫迁徙途中,也就未能留下太多故事。按照这个说法,柏灌王的功劳其实并不小,龙门山中不可胜数的矿洞,正位于古蜀人迁徙的路线上,柏灌和子民在迁徙途中发现铜矿,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