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榜样.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要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榜样

教 师语 言 文 字 规 范 化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重任要提高认识要严格责己要不断学习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教师的语言文字是教师个人潜在的素养。 但是,目前的现状很不乐观,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规范用字。如广告牌上采用许多印刷繁体字,这是不规范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任务迫在眉捷最重视的人群是孩子,因为他们是祖国的下一代,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到底,必须教育好他们。那么,这个担子落到了教师身上,尤其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榜样,遗憾的是,目前在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字不成规范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  首先,字音不准不对。例如,有的老师常把“处理”的“处”念成第四声,应该读第三声。有时干脆是“秀才识字读半边”,如把“哭泣”的“泣”读成“立”音,有的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 “ n”“l”不分。一堂课下来,这样的教师要多次纠正一些因发育不正确引起的歧义,这当然要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错别字经常出现。如“暴躁”“欢度春节”“提纲”写成“暴燥”、“欢渡春节”、“题纲”。有的教师不注意字形规范,使用已被禁止的简体字,如把“停”的右半部边写成“丁”;把“信”的右半部边写成“文”。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恰当地使用繁体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原因不外是以下几个:  一是缺乏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识。有的教师认为读不准字音,写错别字是小事情,是细枝末节。教师过于强调语文课的高深难方面,大讲语文素养、文学鉴赏、艺术成就、美学价值、人生哲理、人文内涵等等,而轻视语言文字的和书写这些最。他们,只凭自己上学时学的东西教学生。对我国语言文字规范的发展和成果不了解,还在自以为是地讲课,这怎能不误人子弟 ?  二是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要想真正做到语言文字合乎标准,合乎规范,需要认真钻研需要有诚心、耐心和恒心。有的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口音很重,认为一时改不过来,自己原谅自己,也就不好要求学生了。如平翘舌,前后鼻音不分。有时被人指出,他反而会以讥讽的口气说人家爱咬文嚼字,一股书呆子气。  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推广语言文字规范化重任的教师应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 ?  第一,要提高认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意义,认识语言文字规范化对教育、教学,对培养年轻一代的重要意义。  第二,要严格责己。教师首先要在教学方面为人师表。在朗读、讲话时注意做到发音正确,特别是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读音。如“熟”,既可读“ sh ú ,也可读“ sh ó u”,声调均为第二声,怎么区分?一般说来,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而后者一般用于口语。板书时要注意书写正确有了错误要及时纠正,有一次我在至今难忘。第三,要不断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要终身学习,不能满足现状,过去习惯把“术”“苍术”“莪术”中的“术”念成“ sh ù ” ,第四声,后来翻字典才知道念“zh ú ”,第二声。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总有学不完的知识。  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做语言文字规范的榜样,那么就不会发生一位妇女的一只普通的鞋子落入水中,而让路人跳下水塘去捞。因为妇人说的“我的鞋子掉到河里了!”让人听成“我的孩子掉到河里了!”走在大街小巷,也不会再看到不规范的简化字、繁体字我们语言文字将自然而然地规范化起来。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