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对众多的可疑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海豹畸形婴儿 病人50例 同医院同期出生无畸形婴儿 对照90例 调查其母亲是否服用反应停及其他可能 有关因素 病因研究实例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回顾性研究 服用反应停史 病例组的母亲 对照组 有 34 2 无 16 88 合计 50 90 服用反应停史比例 68.0% 2.2% OR=93.5 即服药发病的危险性是不服药的93.5倍 ——反应停是致病的危险因子 X2=69.40 P0.001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病因研究实例 (四)对初步确定的分布的影响因素 进行进一步验证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病因研究实例 畸形儿 出现率 分组 儿童数 肢体缺陷发病率% 有肢体缺陷者 无肢体缺陷者 共计 怀孕后8周内有服用反应停史者 10 14 24 42.00 早期无服用 反应停史者 51 21434 21485 0.24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前瞻性研究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RR=42/0.24=175 服药组比未服药组出现畸形危险大174倍 AR=42-0.24=41.76% 若不服药,则肢体畸形出现率可减少41.76% 发现 反应停与肢体畸形存在因果联系,初步证实反应停是致病因子 病因研究实例 3、? (五)对确定的分布的影响因素(病因) 采取干预措施 ―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六)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确证因果关系 病因研究实例 反应停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比例) 5 10 15 20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年 50 100 150 短肢畸形例数 西德反应停销售总量(虚线)与短肢畸形例数(实线)的时间分布 病因研究实例 1958-1962年西德沙利度胺销售(虚线)与短肢畸形例数(实线)的时间分布) 1961年后宣布停止销售“反应停” 病因研究实例 首先通过描述性研究,发现反应停销售的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上与这种特异性的短肢畸形符合;然后通过分析性研究发现这种短肢畸形的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了反应停(治疗呕吐),初步证实反应停是海豹式短肢畸形的病因;最后通过干预试验,1961年后禁止出售反应停,这种短肢畸形发病率明显下降。进一步肯定了反应停是海豹式短肢畸形的病因。 收集资料 形成病因假设 验证病因假设 海豹式短肢畸形与反应停的病因研究范例: 病因研究实例 病因研究的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现况调查 病例报告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实验 现场试验 社区试验 建立病因假说 验证病因假说 检验病因假说 图9-6 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方法 五种逻辑推理方法验证病因假设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的比较推理,主要应用的是Mill准则(Mill’s cannon)和统计归纳推理。试图将因果推理的原则加以系统化的第一人是穆勒(Mill),他提出科学实验四法,后人将同异并用法单列,即科学实验五法: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一)求同法(method of agreement) 是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必要条件的方法,推理形式为: 相关因素 某疾病 A,B,C -------- a A,D,E -------- a A,F,G -------- a …… -------- …… 所以,A是a的必要条件 如在肝癌病例(a)中发现均有或相当部分(统计地)有乙肝病毒感染标记(A),表明乙肝病毒是肝癌的必要条件或具有相当必要性的条件 (二)求异法(method of difference) 是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充分条件的方法,推理形式为: 相关因素 某疾病 A,B,C -------- a B,C -------- 无a …… -------- …… 所以,A 是a 的充分条件 如在非肝癌病例(a)中发现无乙肝病毒感染标记(A),表明乙肝病毒是肝癌的充分条件或具有相当充分性的条件。 (三)同异并用法(joint method of agreement and difference) 是辨别某类事件或属性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的方法,推理形式为: 相关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研究.doc VIP
- 远震地震波分析基础201403-赵永.ppt VIP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司机岗)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重点300题).docx VIP
- 培智五年级唱游律动教案.doc VIP
- 2025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毫米、分米、千米》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网格员面试真题和考官用题本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新课标).docx
- 2024简单土地买卖合同范本.docx VIP
- 小说《摩登情书》全文.pptx VIP
- 丧礼出殡发言稿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