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民主视野下的公正社会建设.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理民主视野下的公正社会建设

治理民主视野下的公正社会建设   〔摘要〕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本文概述了治理民主理论,认为社会公正原则的内容涵盖了治理民主的价值取向,治理民主的制度体系是落实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从这一理论视野出发探究中国公正社会建设,发现治理民主建设滞后导致社会不公,而流行的选举民主无法根治社会不公。为促进社会公正,应大力建设治理民主,遵循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的顺序,以法治民主保障公民权利;以分权民主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培育社会自治;最后,以多种上层民主形式畅通表达渠道。   〔关键词〕治理民主;法治民主;分权民主;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D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03-0049-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执政党的执政目标长期是“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应的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表明,这一执政目标符合时代需要,定位非常准确,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这没有也不可能自动导向社会公正,而是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各阶层及区域间的贫富分化导致民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城乡二元结构、既得利益集团等体制性问题凸显,利益冲突破坏社会和谐,愈演愈烈。因此,社会不公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必须正视和积极应对的问题,而社会公正成为中国政界、学界、媒体和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方向。〔1〕   既有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进路是聚焦于公正的学术概念和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不平等现象,进而提出矫正社会不公、化解社会矛盾的对策建议。这类进路往往将公正视为社会和经济分配问题,对策建议多为要求政府强化再分配职能、保障公民社会权利,属于国家中心主义的话语。事实上,实现社会公正与完善行政体系、保障市场经济主体权利都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国民主进程息息相关。政治学界关于“治理民主”的前沿研究成果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模型,本文借鉴该模型,从治理民主的?角探究对公正的诉求,认为必须以建设治理民主来建设公正社会。   一、什么是“治理民主”   治理民主理论主要由中国人民大学杨光斌教授提出并论证。根据既有文献,其意涵和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三部分:   1.治理民主理论兼顾社会中心主义与国家中心主义,同时强调治理与民主   治理民主理论认为,治理与民主是当前世界社会科学的两大关键词。没有治理的民主必然是无效的,不是人们所欲求的;反之,没有民主的治理不符合世界潮流,必然被淘汰。   首先,治理民主理论强调正义是古往今来的最高政治目标,任何政体如果不能实现正义,都不是好政体。民主政体不但要符合程序上的正义,更要满足实质正义,即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因此,民主理论必须引入国家自主性变量,实现可治理的民主,在政治过程中政府回应民众的参与,达到民众的应有诉求。〔2〕   其次,大众政治时代,民主是无法绕开的话语和现实。因此,“可治理的”国家必须是民主的,保障民众选举和参与的民主权利。〔3〕   综合而言,治理民主理论认为应当用民主观念、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多元主体去治理社会,实现“民主治理”,同时强调国家自主性,重视国家权力本身的整合性作用和引导性作用,避免治理的困境甚至国家失败。   2.治理民主由“参与―自主性回应―责任”三大要素构成   治理民主理论认为,民主政体应该包括作为程序方法的“参与”和作为目的理性的“回应”和“责任”的统一体。这样,“民主”不仅是关乎民众政治参与的权利,还是满足民众利益的政治过程和政治价值。〔4〕   参与。民主政治的前提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但治理民主理论反对将政治参与与竞选划等号,重视公民以参与式民主的形式影响行政机关决策。由于行政决策往往直接关乎公民切身利益,作为执法的行政机关与公民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甚至可以认为公民影响行政机关决策的意义并不比影响选举过程逊色。而网络这一“新媒体”更使公民的直接参与成为可能。   自主性回应。自由民主理论同样强调“回应”,但因其建立在社会中心主义或个人权利主义基础上,所谓的“回应”只能是国家对社会的被动性反应。治理民主理论更强调国家自主性的回应:第一,国家必须了解并回应社会最必须、最迫切的诉求;第二,国家的回应必须是自主性的、有选择性的,绝非一味迎合社会而最终陷入民粹主义的泥沼;第三,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不平等的,社会弱势群体和强势利益集团传递的信息显然不对称,这就需要国家主动地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发掘真实的政治信息。〔5〕   责任。建立政府是为了满足民众的安全、秩序、福利、正义等基本需要,这构成政府责任的基本内容。治理民主理论从国家―社会关系中的政府层面看民主,将责任原则转换成治理,即任何形式的民主政府都是为了国家治理的需要。〔6〕   总结治理民主理论的三要素:“参与”是民主的主体即人民行使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