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燃心灵的烛光
点燃心灵的烛光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李 万 霞
七 年 级 一 部
昌 乐 外 国 语 学 校
点燃心灵的烛光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七年级一部 李万霞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余年的我,身体正慢慢遭受着职业病的侵袭:话说多了嗓子干涩,字写多了肩膀疼,坐得久了腰就痛,因而便产生了不曾有过的职业倦怠:教学中只是“吃老本”疲于应付各项工作。当读完《学生第一》时,我在心中还黯然嘀咕着:学生第一,教师第几?学校让我们再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时,心中又生疑问:教师整天起早贪黑,睁眼想着学生,闭眼记着备课,今天学习,明天培训,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做教师的能幸福吗?幸福从何而来?
可又不能不读,只好硬着头皮,闲暇空余乱翻几页。
可真别说,在这随便翻翻的过程中,竟然翻出了读书的乐趣。于是在一个双休日,我把这本书鲸吞蚕食般一口气读完了,读完之后心中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犹如一豆烛光,把我往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从书中得知,冰心老人说:人生从80岁开始。那么我说,我的第二个人生就从41岁开始吧。《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位良师益友,为新我的灵魂定了位安了家……
第一,每天坚持锻炼,储蓄健康,营造幸福。
当我手捧这本书时,看到陶继新老师那灿烂而纯净的笑容,不禁想问:陶老师优化情绪的方法是什么?在【与教师互动】中我找到了答案:每天持之以恒的晨炼,让陶老师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身体也特别健康。即使外出讲课,也特别留意锻炼的最佳去处,早晨一起就直奔目标而去。强健的体魄是心灵幸福的源泉。所以,在座的各位老师,包括我、你、他,为了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从今天开始,坚持锻炼,况且,我们学校有锻炼的优良场所和得力措施。
第二,修身为本,打造一颗宽恕之心
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更优裕的生活条件,可我们不少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太好,有的还比较短寿。且看孙思邈的养生良方:“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陶老师在打造内在和谐的自身时指出,要宽容大度,就尽量做到:谅解冲撞自己的人,“感恩”批评自己的人,宽恕伤害自己的人。因为宇宙浩渺无涯,人之生存其间,特别是与人相识相处,是一种天地机缘。因此,必须珍惜。不能宽人宽物,个体的内在和谐就会受到威胁。
“有容乃大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告诉我们:一定要有一颗博大的胸怀,特别是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在日常工作生活,我们要像陶老师那样,保持良好的心态,守住心灵的那份宁静,要正确的看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荣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
宇宙这么大,休说是同事,就是跟一个陌生人见上个面,也是多么巧合啊!上苍给我们一次相遇的机会,我们就应该珍惜它。
第三,加强经典诵读,积淀文化内涵
一直以来,非常羡慕和佩服校长、各位领导、和周围同事的能写会作,每当看到身边老师的优美文章见诸报端,心中便感叹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该多好啊!说实话,过去的自己也是一个不太爱看书的人,在工作之余, 只看一点通俗读物,仅仅消遣而已,没有什么读书计划,写作就更不用说了。每当学校要布置写作的任务时便愁死了,在教学工作、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感动、喜悦、烦恼的故事,也曾有过冲动要把它写出来,但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让这些故事消失在岁月中。读了这本书,淤积在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了——
答案就是读,高品位的阅读。
陶老师之所以从一个欲言还羞的青少年,到著书立传、全国演讲的大名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从何而来?读书。陶老师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这样说:在我的记忆里,我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即使在农村没白没黑地干着农活,在异地寒风凛冽中拉着沉重的排车行走的时候,我都是与书为伴,以读为乐的,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是今年春节,陶老师还是早起上山,在几乎空无一人的山林之中,背诵《周易·系辞》。
还有,书中的沈红旗老师也说:我可以一天少吃一顿饭,但是读书,背书却不能少。他对书香有着特殊的爱好,每当思维枯竭之时,他就会走近自己的几十个书橱,或者利用双休日,泡在上海图书馆,养一养浩然之气。而当读书爱好感染学生之时,他的喜悦之情更是难以言表,广博多览使他能够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持之以恒的读书背书使沈红旗老师的文化积淀越来越厚,教学也越来越好,他未必用上许多时间背哪一课,但他又说一生都在备课。
想想自己,是真的没有时间阅读吗?把过去的不读书归咎为没时间,正确吗?自己教过的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作文写不好,难道责任仅仅在于学生吗?这些曾经有过的想法让我感到汗颜,感到那个旧我的悲哀。
书中成功人物铁的事实告诉我:读书让我们积淀文化,读书让我们上课时妙语如珠,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