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成长的仪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苦难-成长的仪式

苦难:成长的仪式   苦难,文学表现的经典话题。然而,到消费主义当道的21世纪后现代社会,人们似乎都已忘却,追逐在对资产者贵族式的奢华生活的想象当中。湖南工业大学侯清麟先生最近出版长篇小说《脚步声声》,吹来一股苦菜花的清香,再次提醒人们关于苦难的记忆,以及关于苦难与成长关系的思考。   一、苦难的呈现   《脚步声声》主要讲述了少年瞿盛丰在南方一个小乡村的成长故事。从他母亲病逝,到文革后第一届高考考上大学,展现出一幅艰辛困顿的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乡村生活场景。   1.饥恶和死亡   梅洛·庞蒂曾说,世界的问题,可以从身体的问题开始。小说以文革十年的全国性饥荒为背景,细致描绘了贫穷的物质生活对身体的摧残。   小说文字充斥饥饿记忆。盛丰在成长每一阶段都是“饿”的体验,读者总能在小说中看到两眼昏花,肚内酸水翻滚等字样。因为饥饿,十三岁的主人公为了四斤谷子,强行肩挑五十斤挑石灰。也因为饥饿,“堂弟常吃米糠和植物糯米坨,经常拉不出屎,大人们用纺棉花线轴俗称车线的细铁条从屁眼里挖,挖得直流血”,困顿如斯,已不是今天人们的生活逻辑所能理解。   除了饥饿,肉身还要饱受无法御寒的折磨。饥寒交迫是对身体的极大摧残,无可忍受时,死亡便成为肉身受难的终极形式。小说里最悲伤的是盛丰母亲的死亡:   母亲流产后长时间流血。待到堂叔喊来盛丰之前她已不省人事。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妹妹还在她尚有余温的怀里吸着奶,哥嫂嚎啕大哭,父亲泣不成声,堂叔也不停地流泪。   大悲哀,却没有煽情,作者笔触朴素,展示出主人公生活的种种挫折与苦难。   2.极左政治的身份压迫   苦难不仅是肉身的,少年瞿盛丰成长另有一重身份压迫,也就是当时的极左政治氛围窒息。《脚步声声》记录穿插了很多文革生活场景,浓淡涂抹,点染那个时代的特殊氛围。   比如主人公瞿盛丰在初中的时候,经历了闹革命事件。参与了各式各样的批斗会,有章校长的、高年级黄文的还有生产队富农分子的。他的父亲因为四不清没有被解放,也不幸遭遇了批斗,被大队抓去坐了“土飞机”,期间年幼无知的瞿盛丰还替他写口供。这些段落的描写充分还原了那个时代畸变的政治情势和人们被严重压抑的精神心理。   小说中多处提及少年主人公由于父亲说不清道不明的解放前保长身份被视为“二十一种人”的后代。好在文革后期有个老书记来村里否认了盛丰父亲当保长的事:   就这一句话和一次握手,也许还有政策,让父亲瞿定堂十年抬不起头来的黑帽子无声之中消失了,弄得父亲几回梦中笑醒,政治生活有了希望,生活也就有些乐趣。   一个“笑”字含有多少苍凉?说来,乡村政治的事不大,比如喝多了酒说了几句书记的坏话,干鱼塘时多拿了两条鱼,为了孩子吃饱村妇委身于粮站主管然后又告发了他等,诸如一地鸡毛的小事。但在乡村,这些小事也是天大的事,纠结缠绕,让人数十年抬不起头,甚至会以生命为代价。不得不感叹:那是怎样一种不合理的力量,造成了怎样的禁锢与摧毁?   其实,对于建国后“极左”政治所造成的历史性苦难记忆,己有众多作家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开掘与拓展。但通常的反思性作品都是以干部或知识分子的遭际为表现对象,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尤其乡村民众的经历、感受被严重地忽视了。《脚步声声》以小村庄的众生生存为对象,在草根层面,从乡村基层政治生态入手,展现了极左政治生存环境在乡村基层组织所造成的乡民生活苦难,有很好的补阙之功。   二、苦难的抉择   苦难是人类生存境遇中无法规避的本质属性。那么,面对如许形色苦难,盛丰做出了怎样的面对与选择,显现怎样的价值关怀和精神气度?   1.坚忍与奋斗   苦难所处可见,但苦难带来的并不只有绝望。这本小说记录苦难的同时,更注重书写了成长中的主人公在逆境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希望与勇气。就像黑暗中总有希望的灯塔指引人们的前进。故事中主人公尽管生活多磨难,但不失少年意气风发。具有相当的励志内涵。   文本中的盛丰是吃苦耐劳的:星期天到十几里路的大山里砍桎木条或小竹子,用刀砍到手血流如注,强忍泪水和伤痛,继续干活。盛丰也是聪明智慧的:从小学到高中读书一直拔尖,成绩都好得没话说。就连放牛也比别人放得好,将20多头大黄牛训练得膘肥体壮。更可贵的是,盛丰绝不软弱,敢于抗争不公正的强权。大队书记何棣武常常报复瞿家,在队里一言九鼎,不给盛丰什么机会。但是盛丰敢去抗争,去争取自己合法正当的权益。   “何书记,洪流中学要我去当农场管理员,公社都同意了,找你商量,为什么你不同意?何书记,你不用这么尖酸刻薄,含沙射影,我敢威胁你?我父亲怎么啦?!”   一个不忍辱、不放弃的倔强少年跃然纸面。看来,生活的苦难对于少年盛丰来说,并非是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相反,使他充满克服困难的勇气 ,绝不向苦难低头。昂扬向上的生命意识,成为文本最突出的主题气质。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