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教育]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011
管 理 心 理 学 西安财经学院 辛雅丽 yalixin@163.com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开场阶段 第三节 中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本章的重点难点: 1、管理心理学早期研究的主要贡献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泰勒制 (2)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芒斯特博格,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和工业效率》 (3)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概念的——莉莲·吉尔布里斯,1914年出版《管理心理学》 (4)工业及商业心理学之父——沃尔特·斯科特。 (4)霍桑实验的研究者——埃尔顿·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 (5)管理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莱维特的《管理心理学》(1958年)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起源 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而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 第二阶段: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 第三阶段: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 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是20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方法。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20世纪初,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心理学被推到了企业管理的前沿。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技术环境的变化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技术环境的变化 工业革命就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在整个工业革命中,技术环境的重大变化共经历了二次。 1782年,瓦特发明了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生产力的发展从铁器时代进入了机器时代; 19世纪电磁学的发现,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的广范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部门,从而把生产力推进到电力时代。19世纪后半期,欧洲和美国已从早期的机械发明和简单的工业生产走向迅速发展的重工业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在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下,资本不受限制,商品盲目销售、竞争,竞争重要的办法是采用新技术、新机器。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技术的需要至少要解决两大问题: 第一,人和机器相匹配的问题。是让机器适应人,通过人提高机器效能,还是让人适应机器成为工具。 第二,要解决生产力迅速发展时期的劳动力素质问题。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者的体能和智能。 以上两个问题均是管理的问题,然而都涉及到了人的心理特点。所以,考虑生产发展就离不开管理中的心理问题。 (二)经济环境的变化 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涉及到大量的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生产、产品销售、成本核算、情报收集。资本家对其全面、直接的管理已力不从心,于是出现了受雇佣的管理阶层,使得管理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特征,垄断导至资本的集中。20世纪20年代,美国7千家制造公司和矿业公司、5千家公用事业公司实行了合并。管理中人力资源更大的集合,组织与群体关系更加复杂,涉及员工的激励、信息沟通、人际关系等等,有人便把便把分散在经济学、技术学、军事学中的管理知识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引用到管理实践中来。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工业革命同时也是社会革命,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生产力迅速发展,劳资矛盾日益突出。资本主义方式的机器生产使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资本家为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竭力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为降低成本,不断降低工人工资,甚至雇佣大量的女工和童工。 为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工人阶级不断地反抗斗争。据统计,1906年至1914年间,美国有530万工人罢工。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劳资对立更为严重。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经济管理中面临的这种严峻局面,自然要试图解决企业组织中的人——人关系问题。为此需要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参与。虽然治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