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石方工程2
第一节 土石方工程分部说明 例2-1 某地槽挖深2.8m,其中干土1.8m,湿土1.0m。Ⅱ类土,采用放坡开挖施工,集水坑降水。 经计算,其干土工程量为400m3,湿土工程量为200m3。 试套用综合单价计算人工挖地槽的综合单价合计。 解:①干土综合单价合计 定额子目人工挖沟槽,一般土,深度3m以内 (1-20),综合单价为1744.37元/l00m3 干土综合单价合计=1744.37 ×4 =6977.48元 ②湿土综合单价合计 1-20换=原单价+人工费×(换算系数-1) =1744.37+1383.91×(1.18-1) =1993.47元/lOOm3 湿土综合单价合计=1993.47×2.0=3986.94 元 ③干、湿土综合单价合计=6977.48+3986.94 =10964.42元 例2-2 试确定下列各条件下的人工挖地坑综合单价: ①开挖深度7.50m,一般土,干土,放坡开挖; ②开挖深度7.50m,一般土,湿土,放坡开挖; 第二节 土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本章说明中的鉴别表对照后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P119) 表4 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表 五、按《08综合单价》编制预算时列项计算分项工程包括: 1、平整场地 2、原土打夯 3、基坑开挖 4、回填土 5、土方运输 1、平整场地(1-1) (1)定义:人工场地平整,是指为便于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在基础开挖之前,对施工现场高低不平的部位进行平整的工作。 (2)工作内容:包括厚度在± 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 (3)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土、找平,应按A.1.1中平整场地列项。平整场地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综合解释:是指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计算的首层面积。其中,落地阳台计算全面积,悬挑阳台不计算面积。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采光井等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也应计入平整场地工程量。)±30cm 以外的竖向布置挖土或山坡切土,应按 A.1.1中项目列项。竖向布置挖土和管道支架、下水道、化粪池、窨井等零星工程不计算平整场地。围墙、地沟、水塔、烟囱按基坑垫层面积计算平整场地。 计算人工场地平整工程量时,看底层平面图(建筑图) 2、原土打夯(1-128) 基础槽底的打夯常称为槽底打夯,散水、坡道、台阶、平台、底层地面等部位的打夯在设计图纸中常称为素土夯实,套用定额时均套原土打夯子目。 工程量计算方法:槽、坑底打夯按图示尺寸以垫层底面积计算。(规则五) 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中,如果描述了原土打夯,则组价时列项计算原土打夯;如果没有描述原土打夯,则视为清单漏项,组价时不计算原土打夯费用,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索赔。 非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均应列项计算原土打夯费用。 计算原土打夯工程量时,看基础平面图(结构图)。 (1)垫层满铺基础原土打夯工程量计算 (2)条型基础原土打夯工程量计算 计算公式:S=∑ Ai-i × Li-i 式中, Ai-i ——条型基础i-i垫层宽度; Li-i——条型基础i-i垫层长度; 外墙按中心线长度, 内墙按垫层净长线计算。 3.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方式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基础形式选择人工挖沟槽、人工挖地坑、人工挖土方或者机械挖土。 土方体积应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规则二1) (2)人工挖地坑 独立基础一般可按人工挖地坑计算,放坡时计算公式为: V=(A+KH)(B+KH)H+1/3K2H3 式中:A、B—独立基础垫层(包括加宽工作面在内)的双向尺寸; K—放坡系数; H—基槽开挖深度; (3)人工挖土方 ①不放坡基坑: 若该工程土壤为砂砾坚土,不放坡。 V=槽底面积(含工作面)*基坑挖深 V=(24+1*2+0.1*2+0.3*2)*(10+1*2+0.1*2+0.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