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对中国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
对中国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的多元统计分析一、引言 从1995年我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诞生以来,我国信用卡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机构175家,发卡量9.6亿张,特约商户39万家,POS机具61万台,ATM终端8万台。2005年银行卡交易金额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9600亿元,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消费交易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接近10%。目前的信用卡市场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董志勇,2006): 1.发卡数量规模显著扩大,发卡机构迅速增加。相比2003年的300万张,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我国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增长了10倍。 2.信用卡功能不断完善,持卡消费规模初具基础。银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强,使得银行网络遍及所有大中小城市,部分地区扩大到县城。信用卡普遍具有缴费、网上支付、差旅预定、透支消费等功能,许多信用卡还是“一卡双币”,此外,信用卡的优惠商户和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信用卡的这些功能都给持卡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推动了信用卡的普及。 3.各种信用卡特色产品层出不穷。在经历了数量竞争之后,各发卡机构逐渐把重心转向开发适合高端客户和目标客户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牡丹中油联名信用卡是国内首张油品类联名信用卡,持该卡在中国石油遍布全国的1.7万余座加油站刷卡加油时能够享受加油、优惠、积分等多项服务。 4.外资银行积极入股国内银行,拓展在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外资银行主要是通过参股的形式,与国内银行合作发行信用卡,例如汇丰银行与交通银行、花旗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等。凭借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及其广泛的全球网络,引入外资的国内银行将促使信用卡业务迅速国际化,有利于推动我国信用卡市场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银行卡持卡消费金额持续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的银行卡市场发育尚不充分,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2006年末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我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面临着国际顶级银行的激烈竞争,有必要改善我国信用卡的服务和功能。本文在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有关中国信用卡消费群体特征的结论,为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发信用卡市场,制定科学的市场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二、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本文的研究基于对信用卡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地区为北京市的海淀、朝阳、东城、西城、宣武、崇文、丰台、石景山及远郊县区。调查地点多设在银行、商场或者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如火车站等场所。调查问卷包含的内容有:消费者对信用卡的满意度;不使用信用卡的人群的心理状况;信用卡的设计方式;信用卡的安全性和服务范围;信用卡的年费定价问题;我国透支消费和循环信贷发展状况;我国居民超前消费的意识;我国居民对信用体系的认识等。 在本调查中,消费者对于信用卡的评价是多方面的,涉及信用卡的整体满意度、安全度、信用卡年费、滞纳费用、还款服务、申请难度、适用范围、超现费、透支认知度等。调查问卷被设计成量表的形式,将上述评价分为非常满意/非常同意(4分),满意/同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不同意(1分)四个程度。通过对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出信用卡各个方面的受评价程度。在简单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归纳出典型的评价分类,以便从评价结果中提炼出更简要、具体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人口统计变量。在消费市场上,人口统计变量通常是作为市场细分或其他研究的基本指标,通常能反映消费人口的特征和属性(高惠璇,2005)。Lowe和Worsley(2004)发现价值和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人口变量(如年龄、收入、性别)对价值和生活方式都有影响。在对消费品做出评价的基础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做出对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的细分,分析出各种人群的态度。一般来说,划分不同消费人群的依据是性别、收入、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等,本文基于五项指标对信用卡消费群体进行划分,再对应到不同的评价尺度上。 研究过程的安排是:问卷的设计和发放,问卷回收后分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其中包括样本的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综合各项分析后给出分析结论。以下是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相关结论。 1.首先给出人口统计变量和对评价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说明,此次调查我们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66%,样本数量为99个,各统计量的比例比较合理(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人口统计变量的描述性说明
总变量 分变量 频数 比例(%)
性别 女(0) 30 30.30
男(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四年级]语文兴趣小组活动总结.doc
- [计算机]网站内链与外链的优化.ppt
- [四年级其他课程]黑龙江省编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9课.doc
- [工学]操作系统封面及目录.ppt
- [经济学]农产品流通体系.doc
- [基础科学]物管、幼儿园计算方法.doc
- [中学教育]第八课第二框 依照程序维权 教学设计.doc
- [教育学]02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ppt
- [高一理化生]基本营养物质.doc
- [工作计划]iResearch-广州日报华文奖内容-邹蕾演讲稿-20110531.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