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教育]第十二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第十二期

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简 报 第十二期 (总第12期) 云南省农科院办公室 1998年12月23日 ●高原农业● 我院十二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云麦39号”选育与应用获九八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粳稻新品种合系39号 “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专题会 我院两个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通过中期评估 大豆原原种繁育列为国家农业部基地建设项目 简讯十则 ●科海拾贝● 新型无公害农药在甘肃问世 ●国际动态● 英国发现控制作物淀粉的酶 ●高原农业● 我院十二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九八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我院共获十二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协作奖2项。获奖名称分别为: 一等奖: 抗旱耐寒高产优质地麦品种“云麦39”选育与应用(粮作所 李惠兰等) 二等奖: 粳稻新品种合系39号选育(蒋志农等) 甘蓝型油菜“双高、双低”品种“花油三号”(H090)的选育及应用(生物所 寸守铣等) 三等奖: 蚕豆耐寒、丰产新品种“云豆8363”选育(粮作所 赵玉珍等) 广适应大豆新品种“威廉姆斯”的引种和利用(粮作所 王玉兰等) 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潜力及特性研究(粮作所 袁平荣等) 目的基因分离克隆技术体系建立及重要功能基因分离(生物所 黄兴奇等) 夏播甘蓝型优质油菜云油21号选育和示范(油料所 吴建华等) 家蚕云蚕3×云蚕4的育成(蚕桑所 杨碧楼等) 云南省烟草赤星病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植保所 杨家鸾等) 协作奖(三等奖): 玉米大斑病与优化栽培、品种抗性和气象条件的相关研究(粮作所) 激光的生物诱变机理研究及在优质滇稻育种中的应用(粮作所) “云麦39号”选育与应用获省九八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麦新品种“云麦39号”(原名杂14),是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小麦育种攻关课题组针对我省地麦缺乏抗旱、耐寒、高产、稳产品种的状况,认真学习并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先进育种经验,采用阶梯杂交的技术路线和方法。1981年利用我省自育抗旱品种与同纬远距离墨西哥品种组配杂交,后代在不同环境下精选,历经14年成功育成了地麦新品种“云麦39”。1987年稳定参加两年产量鉴定,两年品比试验及省多点预试后,推荐参加了1992、1993年度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310.1公斤,较统一对照品种“内乡5号”增产23%,居91-93年度省地麦区试参试种之冠。该品种从1991年开始示范,亩产一般200-250公厅,较一般地麦品种增产15%以上。96年在丽江创造了亩产708.5公斤的高产记录。 该品种在选育、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受到省政府的重视,并得到省科委、省农业厅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1993年4月通过专家田间鉴评,94年7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加快了在全省的推广速度,被列入1998年省政府12项重大农业推广项目之一。到1998年全省已达60.92万亩,93-98年累计推广125.5万亩,增产小麦3422.4万公斤,新增纯收益3283.85万元。尤其是96-98年三年每年以近20万亩的速度递增,在推广速度、单个品种年推广面积方面是近年来我省自育小麦品种之最,为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云麦39号”集广适、抗旱、耐寒、高产、稳定、优质等优点于一身,尤其在广泛的适应性及高产潜力方面是云南地麦育种水平的新突破,并研究出一套成熟的配套栽培措施,在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云麦39号选育与应用”项目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内先进水平。(粮作所 宁波) 粳稻新品种合系39号 合系39号是我院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选育的落粒型粳稻新品种,适宜于滇中温暖粳稻区种植。1989年杂交,经5年7代选育而成,于1993年定名。1995-1996参加省中部水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为610.95公厅,比对照合系24号增0.63%,虽然增产幅度不太,但出米率高,精米率达76.4%,比一般品种高6-8%。耐寒性中等,在滇中和滇南山区连续种植多年结实正常;稻瘟病抗性较强,外观品质上,食味品质良好。从综合性状看,也是我省中部温暖粳稻区主要的优良粳稻新品种。其分蘖力较强,前期叶片稍披,中后期直立;需肥量中等,生长量较大,在中低产肥力田繁茂性好,在楚雄州、保山地区和文山州表现突出,发展快。1993-1997年,累计推广95.66万亩(1997年为67.62万亩),平均每亩增产34.2公斤,共计增产稻谷3219.6万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4185.4万元。该项研究获98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专题会 1998年11月3日,省政府“马铃薯深加工产业”专题会议在宣威召开,黄炳生副省长主持会议,各有关部门参加会议。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就云南省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现状、产业发展思路、目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