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社区工作
(4)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 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和管理,主要职责:建立老年信息库,发布老年服务需求信息和社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务质量。 居家养老服务的优点 ——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符合老人心理等优点,也被称作“无围墙的敬老院”。 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 根据社区资源和老人需求,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来实施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 吸引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到社区老年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 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 (“九养政策”) 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 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 建立社区托老(残)所 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 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 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 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 (1)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 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可购买社区和社会各项养老(助残)服务,如生活照料、医疗保健、陪同聊天和日托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或折抵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费用。发放范围: 60至7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100元; 16至5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100元; 8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发放100元; 100周岁及以上:医疗费用中的个人按比例负担部分享受补助。 (2)建立城乡社区(村)养老(助残)餐桌 利用城乡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资源建立养老(助残)餐桌。采取政府适度补助租金、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由各级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主管部门,选择有资质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餐饮企业提供社区餐饮服务。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城乡社区(村)建立养老(助残)餐桌,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家庭送餐服务。 (3)建立社区托老(残)所 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社区“残疾人温馨家园”、职业康复中心等服务场所为老年人(残疾人)建立社区托老(残)所。不足部分可利用社区居民空闲房屋及家庭空间开办。社区托老(残)所的维护运营采取政府适度补贴和个人承担部分费用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将托老(残)所基本覆盖至全市城乡社区(村)。 (4)招聘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 在全市各街道和城乡社区,根据实际需求聘用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养老(助残)员负责宣传居家养老(助残)政策;对老年人、残疾人进行巡视探访,了解服务需求,收集、汇总、整理、反馈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信息及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信息;组织、监督服务工作;负责养老(助残)券的发放、回收、结算,以及老年人优待卡、高龄津贴的发放。居家服务养老(助残)员优先从“4050”人员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资质且符合本市就业特困认定标准的人员中招聘,纳入公益性岗位。 (5)配备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 由市政府统一为每个街道配发一辆具有无障碍功能、带有全市统一标识的养老(助残)无障碍服务车,用于组织老年人、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等。 (6)开展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 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作用。依托“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电话咨询、上门服务。动员和组织城乡社区(村)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居家开展精神关怀服务。 (7)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 按照自愿的原则为有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给居家生活的老年残疾人提供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 (8)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 向有需求并具备使用能力的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16至64周岁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就医、交通、购物、社交等电子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残疾人)有计划地提供便携式“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由个人自愿申请购买,政府给予适度补贴。 (9)建立万名“孝星”评选表彰制度 政府倡导并鼓励子女承担奉养父母的责任与义务,孝敬老人并关注老年人精神和物质需求。以城乡社区(村)为基础,广泛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活动,以促进“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从2010年开始,每年重阳节期间,在城乡社区(村)开展推荐评选“孝星”活动,全市命名表彰100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牧场转让合同5篇.docx VIP
- (四级)保育师理论学习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四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0068-202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实施指南.docx VIP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