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多多【案例分析】0岁轻人并发心肌梗死例
医多多【案例分析】20岁年轻人并发心肌梗死1例
性别:
出生年月:
1990-07-10
出生地:
不详
民族:
不详
职业:
不详
居住地:
不详
就诊日期:
2010-10-27
评分:(1.1分)
主诉:
酒后恶心呕吐半日余,心前区闷痛4小时。
现病史:
患者2010年10月26日晚酗酒(饮白酒约50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10月27日上午8时左右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为压榨样,症状持续不缓解,阵发性加重,于10月27日中午12:20急诊入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病史。
手术外伤史:
否认手术、外伤史。
输血史:
否认输血史。
药物过敏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吸烟史5年,20支/日;饮酒史3年,白酒100ml/日。
婚育史:
未婚。
家族史: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生命体征
T 36.0℃,P 71次/分,R 20次/分,BP129/89 mmHg。
体格检查
患者神志清楚, 精神可, 发育正常,体型肥胖,体质指数31.14,腰臀比1.04。口唇稍发绀,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1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A2>P2,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初诊
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急查血常规:WBC 15.1×109/L,中性粒细胞87.9%;急查电解质、心肌酶正常。
【影像学检查】
无
【专科检查】
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律,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T波高尖,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波倒置。???入院后复查心电图示(图1):Ⅰ、aVL、V2~V5导联ST段抬高0.2~0.6mV,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3mV,T?波倒置,V3R~V5R导联呈RS型,ST段压低0.2~0.3mV。
评定量表
无
诊断
【诊断】
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
【修正诊断】
无
【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心包炎; 急性肺动脉栓塞
治疗过程
【诊疗思维】
给予静脉溶栓,抗血小板,镇静镇痛,抗凝等治疗。临床医师对于青年甚至少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 应提高警惕、果断诊断、谨慎鉴别。
【治疗】
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同时予以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吗啡镇静镇痛、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治疗。
溶栓后0.5小时心电监护提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图2)。溶栓后1小时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心电图(图3)示:V2~V5导联抬高ST段回落大于50%,aVL导联qrS波,于2010年10月28日晨复查心电图(图4)示:Ⅰ、V2~V5导联T波深倒置,aVL导联呈QS型,T波倒置。复查心肌酶提示:谷草转氨酶113u/L,肌酸激酶1350u/L,肌酸激酶同工酶79u/L,乳酸脱氢酶380u/L;空腹血糖5.2 mmol/L;胆固醇5.50 mmol/L,LDL1.57 mmol/L,TG 5.79 mmol/L。
图1?入院后心电图
图2?溶栓后0.5小时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图3?溶栓后1小时ST段回落
图4?2010年10月28日心电图
图5?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开口狭窄
于心肌梗死后4天复查心肌酶大致恢复正常。于2010年11月7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见左前降支开口处50%~60%狭窄(图5),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未见异常,术后给予常规处理。
【病情转归】
心肌酶大致恢复正常,2010年11月8日出院。
讨论与点评
? ? ? 该例患者有典型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变化,心肌酶及同工酶高,诊断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无疑。如此年轻心肌梗死国内尚属少见。本例患者有吸烟史,血脂提示高胆固醇及高TG血症,其父体健,其母、其兄高血压史,体型肥胖。该患者心肌梗死前有酗酒史,频繁恶心、呕吐诱发迷走神经兴奋致冠状动脉痉挛、斑块破裂,大量呕吐致血液浓缩,有诱发血栓形成等高凝状态的可能。临床医师对于青年甚至少年急性心肌梗死应提高警惕、果断诊断、谨慎鉴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