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宗教信仰之道教
第四章 宗教信仰 第二节 道教 一 道教的形成 (一)道教形成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条件 道教是以原始信仰和巫术为基础,以先秦道家为依托,融摄儒、墨、阴阳、五行、神仙、方术等诸子思想而形成的宗教。 (二)道教形成的标志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是中国道教形成的标志 太平道崇奉的经典有《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今已佚)和《太平清领书》(又叫《太平经》)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它借《周易》爻象的神秘主义思想,总结和发展了以往养生、炼丹、修仙的方法 东汉晚年,巨鹿郡(今河北柏乡县东)人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利用太平道发动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设立了36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头著黄巾为标志,故称黄巾军 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就逐渐消失 五斗米道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创建 道教徒又称张陵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等。 入道者要交五斗米,故称其教为五斗米道 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基本经典 张陵又著《老子想尔注》,有弟子300余人,在蜀、汉、洛阳一带立24治(宗教传播和管理机构) 张鲁 “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建安二十年(215)才被曹操打败。张鲁降操,拜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五个儿子皆为列侯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方面继承了初期道教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道;另方面又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对道教进行了改造和提纯 ; 王羲之等世家大族加入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两晋之际的葛洪 1、葛洪(283-343),字稚川,号抱朴子 广读经史百家之书,又从方士郑隐学道。还以军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关内侯。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等书 ; 主张调和道、儒,修道之人应“外儒内道”,即以“六经”治国安民,用道术养生修炼 ; 修炼方法上,葛洪重视和崇尚金丹药物,坚信世人通过修炼服丹而得道,就可以长生不死。他是道教丹鼎派的创始人 南北朝时期,北方为道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寇谦之,南方则有陆修静和陶弘景 ; 2、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 贡献: 一是建立了神仙谱系。在《真灵位业图》中,他仿照封建官制,虚构了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及诸路神仙在内的神灵系列,历代许多帝王将相及思想家都被列入他的神仙行列。 二是整理了道教史。他在《真诰》一书中,引用诸多道经,对道教人物、神话、仙宫、鬼神、修行方术等都进行了整理和论述。 三是发展了道教修炼理论。提出“养神”、“炼形”、“寡欲”、“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服食丹药等核心概念和观点。 四是创立了茅山宗 陶弘景与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关系密切,国有大事,必去咨询,朝官往访者,冠盖相望,车骑不绝,故被目为“山中宰相”。 三、隋唐时期的道教 隋唐五代是道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一是南北道派融会,出现了统摄各派的最高神元始天尊 “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天地沦坏,劫数终尽,而天尊之体不坏”,他“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受,世人莫之豫也。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亦与天尊常在不灭” 二是宫观林立,扩大了道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当时全国共有道观1687所。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又增加到1900余所,道士15000余人,其亲王贵主及公卿士庶或舍宅、舍庄为观并不在其数 ; 三是名师辈出,发展了道教理论和科仪 孙思邈、成玄英、司马承祯、张万福、吴筠 等 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八仙之一。关中人,生活年代在唐末至宋初 ; 本为儒生,因科场不利,转而学道,遇五代道士钟离权授以内丹之道,隐居于终南山,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 ; 重修内丹,兼摄禅宗。提出炼丹者,以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 ;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 四、宋金元时期 (一) 以陈抟,张无梦为代表的旧道派在理论上有新建树 陈抟(?——989),字图南,号扶摇子 他少好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颇有诗名 入武当山学服气辟谷术 ; 宋太平兴国九年(989),太宗接见了陈抟,赐号“希夷先生” ; 认为“以身口为炉”、“以宫室为灶”。潜心修炼,即可成为“真仙” (二)创立了新的道派 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