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级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文言文专题之文化常识答案
2014级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之文化常识答案
1.D(“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
2.B(“贬”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除”指拜官授职。)
3.C(“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
4.C(骈文盛行于隋唐。)
5.A(午为马,未为羊。)
6.A(“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7.C(“博士”在古代为官名,现在为学位名称。)
8.A(“孟子”应为“荀子”。)
9.C(足下不是百姓的称谓。)
10.A(古人名与字的涵义是相关的,不是无关的。)
11.A(《论语》不属于“五经”之一,《春秋》为“五经”之一。)
12.D(古代有褒扬的谥号,也有带贬义的谥号。)
13.B(“古时以面朝北为尊,右为东,左为西”,这一说法有误,古人习惯以面朝南为尊,左为东,右为西,因此江左,在长江之东,而江右,则在长江之西。)
14.C(“皇帝即位时必须要更换纪年的年号”有误,例如武则天刚即位时并没有更改年号。)
15.B(帝王去世后的称谓有特殊的说法,“显宗”“肃宗”是庙号,不是谥号,庙号始于西汉。)
16.C(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号。)
17.C(公主下嫁,宫女出嫁为“出降”)
18.A(删去“复试”,殿试才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19.A(“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错,应是“汉代”。)
20.D(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甍,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甍。)
21.C(古人幼时命名,成人取字。)
22.C(“和亲政策最早始于唐代”错;周襄王时就有,汉时也有。)
23.A(“汉文帝就曾向匈奴请盟”错误,应是匈奴请盟,汉文帝使匈奴臣服)
24.A(考中会试的称为贡士。)
25.A(“‘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错。“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26.A(“黜”“陟”的意思说反了。)
27.C(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汉武帝开始启用的。)
28.D(“非帝王不能称本纪”有例外。项羽虽未称帝,但在当时犹如皇帝,号称西楚霸王,所以在史记中有项羽本纪。还有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也称本纪。)
29.B(“成帝”不是帝王年号。)
30.A(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31.D(“掌管天下文武官吏的任免”这一表述有误,正确的应为“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
32. D(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33.B(一个皇帝一生可以用多个不同的年号。如文中的“绍定三年”“嘉熙二年”“淳祐二年”都是宋理宗赵昀的年号,宋理宗用过八个年号。)
34.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可以分析出“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35.B(“知贡举”是指主持贡举考试)
36.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有误。“庶”与“嫡”相对,指非正妻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
37.D(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38.C(在中国古代,虎符是虎形调兵凭证。虎符专事专用,主要由青铜制造,各个朝代的虎符形制不同。)
39.C(“丁母忧,遭逢父母丧事”错误。“丁母忧”是遭遇母亲丧事。)
40.C(“专指”错误, 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41.C(“符”合二为一方生效。)
42.C(“受禅”(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
43.D(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称作丁忧。处于丁忧期间的一些人,由于国家需要,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44.B(将“权臣或辅政大臣”改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
45.A(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46.D(“授”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
47.B(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
48.B(“判”指高位兼低职)
49.D(饷道应该是运送军粮的道路。)
50.B(“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役”是“役使,奴役”的意思)
51.A(“未冠”不是“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未冠”尚未加冠。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52.D(应为“公、侯、伯、子、男”)
53.B(“区域大小大致相同”错)
54.A(未考取生员资格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