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宗鸿--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及防治PPT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及防治;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在各类药物不良反应中占
很大比例
据有关数据统计,在80余万起临床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抗感染药相关的事件占50%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2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有11期涉及抗生素、抗病毒药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
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
克林霉素
利巴韦林(溶贫);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药
物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免疫复合物机制;实验室检查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药物作为抗原诱导抗体产生; 实验室检查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因RBC表面未结合药物)
如体外先用药物与RBC 37℃孵育后,再加入患者血清(抗体),则IAT(+),诊断成立;代表药物
青霉素,由Ley等于1959年首次报道
只有大剂量青霉素(2000万u)用药才发生溶血,而在低剂量用药患者,更常见IAT阳性而没有溶血性贫血,这是因为抗青霉素抗体是低亲和力的IgG
其它:头孢菌素、四环素、磺胺药;诊断
使用抗生素的病史
溶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
治疗
停用药物后溶血很快停止;药物和RBC均作为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易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抗感染药;G6PD缺乏症患者应用氧化剂药
磺胺、奎宁、 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砜类抗麻风病药、硝基呋喃类 ;直接损伤RBC膜
二性霉素B具有亲脂性,与RBC膜脂质结合,使RBC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在个别患者引起溶血;其它
利巴韦林
1988年至2006年5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病例报告共1315例,其中溶血性贫血有11例
在口服治疗后最初1-2周内出现Hb下降、RBC下降、WBC下降
机制不清
建议严重贫血患者慎用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应监测Hb,有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贫血患者不推荐使用利巴韦林 ;Johnson等人回顾性研究了近20年间发生的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和药物之间的相关性,在71例患者中发现了针对23种药物的73种药物依赖型抗体;溶血性贫血;;药物相关的粒细胞缺乏占12%,其中相关的抗感染药有;溶血性贫血;机制
药物具有特定结构
形成药物(或代谢物)-血小板糖蛋白( GPIIb/IIIa或GPIb-V-IX)-IgG三分子复合体
IgG抗体介导;Hoffman R, et al. Hematology: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5th ed. Philadelphia, PA: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8 ;临床表现
典型者于用药后的1-2周甚至更长时间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者 20×109/L。
出血表现,有时伴随过敏的全身症状(发热、寒战、皮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仅发生于药物存在的情况下
停药后随着抗体的清除,血小板会逐渐上升
部分恢复慢者可能是因为体内产生了不依赖于药物的血小板自身IgG抗体
; 诊断;能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抗感染药物;诊断:
体外实验敏感性不高
标记有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探针、血小板糖蛋白捕获技术等敏感性不高
有些抗体是由药物代谢物而非药物本身引起
往往在无意中再次用药时诊断
治疗
停用可疑药物
如果临床必须用药,则要选择与原药免疫原性无交叉反应的替代药
停药后数天内血小板就会自发恢复,部分患者需要2周或更长的时间
有发生致命性出血倾向时,给予血小板输注
大剂量丙球(1g/kg体重)连续2日,有时有效
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一 ;溶血性贫血;抗感染药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药物相关性再障,AHA)的发生率较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低
国内统计半年内服用氯霉素者发生再障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33倍
巴塞罗那1980-2003年研究结果1
235例AA中,3例与应用氯霉素有关,9例与应用磺胺有关; 泰国1989-2002年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下述抗感染药中仅磺胺类药物与AA发生有关,而氯霉素不是AA发病的危险因素1,2;毒性损伤
药物达到一定量,直接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或造血干祖细胞
代谢酶的遗传变异会增加药物毒性
催化异烟肼、磺胺药乙酰化作用的N-乙酰基转移酶2的基因具有快灭活型、慢灭活型和中间型,慢灭活型由于降解药物的速度慢而增加了药物毒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突变与AA发病有关1
停药后1个月左右可完全恢复(AHA);或经治疗后较长时间方可逐渐恢复(AA)
免疫损伤
与药物剂量无关,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停药后骨髓抑制作用逆转快慢不一;溶血性贫血;奎宁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同时也能伴发凝血功能异常,出现DIC,或出现溶血尿毒综合征,发生机理不清
三代头孢菌素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以头孢哌酮发生率较高
发生机制:头孢哌酮抑制或破坏了肠道正常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