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精讲班(专接本政治)PPT
* 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理解) 第一,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4.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掌握) (1)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态度。 (2)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内容: (理解) ※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来展现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上升运动。 a揭示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b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c在形式上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 d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e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过程(理解) (1)事物发展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不是简单的循环 (2)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a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b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积极因素,抛弃了消极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具有的新内容c新生事物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 3.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理解) (1)新事物开始时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 (2)旧事物则比较强大,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 (3)新对旧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反复的曲折过程;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失败或暂时倒退。 * 4.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掌握) (1)普遍性: 它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 (2)特殊性: ①否定形式上,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着不同否定形式 ②前进中的复归以及倒退、逆转 * 5.反对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和循环论(理解) (1)循环论认为事物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 (2)直线论的观点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认为发展只有前进,没有迂回曲折,更不会倒退。 * 第四讲 实践 认识 真理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实践(理解)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包括a改造自然的活动和b改造社会的活动。 包含两种含义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 * (二)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了解) (1)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受客观条件制约,受客观规律支配 2.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实践发展水平标志(理解) (1)能动地改造世界 (2)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理解) (1)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2)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3)实践是由低级到高级历史地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水平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 * (三)实践的形式(理解) 1.物质生产实践——最早出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1)创造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2)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是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 *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以社会关系的研究、设计、控制和改革为基本内容,又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军事的等具体形式 (2)以社会关系为对象,把人与人的矛盾作为其要解决的矛盾 (3)阶级社会中,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具有阶级性 ※判断: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05真题) * 3.科学实验 (1)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观测和实验,也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和实验 (2)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特点 (3)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05真题 )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两种认识路线: (了解) 唯物主义: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过程——反映论 唯心主义:主观思维和感觉到客观事物的过程——先验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 * (一)认识的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