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PPT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培根 拉美特里 洛克 局限性 盲人摸象 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性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 恩格斯 (2)唯心主义 ①定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坚持意识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 ②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论: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论: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守仁) 1472~1528 主观唯心主义 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贝克莱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黑格尔 “绝对观念”是世界的主宰 理在事先 (1)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 (2)不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子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休谟 康德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 ↘ 世界本原问题, 世界“是什么”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世界“怎么样” ↗ ↘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 ↘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 dialectics 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2)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理学之后”,即哲学。另一个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即主张事物是孤立存在和世界是静止不变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惠施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错误恰似刻舟求剑者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主要内容: 一、哲学基础知识 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四、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一讲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灵魂的医生,它卸去虚无的烦恼,把我们从欲望中解放出来,并消除了恐惧。” ——西塞罗 哲学不是宗教,却能给人以信仰 哲学不是科学,却能给人以真理 哲学不是艺术,却能给人以美感 哲学不是道德,却能劝导人向善 一,什么是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就是观世界,就是人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即: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观的形成 人类为了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等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变革自然界的生产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认识周围的自然界,也要逐步积累对自己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认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诸如人类同周围世界的关系,包括世界的本质、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看法。这些根本的观点、根本的看法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是怎样成为哲学的呢 1)在于实践 2)社会分工的出现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理论化 系统化 哲学 哲学 世界观 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